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十九章中秋到访

第七十九章中秋到访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夜色中,靖安伯府静静伫立,飞翘的檐壁沐浴在月光中,泛着幽幽光华。

顾孟两府隐瞒齐光耀死亡真相,虽然可恶,倒也算人之常情,令人万万没想到的,却是靖安伯府与齐府亲厚多年,亦缄默不语,绝口不提。这是好心隐瞒,还是别有隐情?齐光耀是否真为顾廷鹤和孟德昭所害,事实真相究竟如何?

齐湛在靖安伯府前静静地站了一会儿,抬步迈了进去。

靖安伯府上下都知道他是府中常客,世子好友,加之他又是新科状元,前途无量,他一进门,便有管家亲自接待,将他引至前院书房。

他此时来靖安伯府,可不是为了书房长谈的,齐湛指了指门外的月亮,故意道:“今日是中秋节,你安排我到书房,可怎么赏月?”

管家赔笑道:“齐公子勿怪,我们家世子正陪顾公子在暖房看花,一会儿就过来接您去后花园赏月。”

“顾公子?”齐湛愣了一下,“哪个顾公子?”

管家回答道:“是内阁首辅家的顾公子,翰林院侍讲大人。”

顾瞻?中秋节都在自家团圆赏月,他冒昧来靖安伯府,乃是事出有因,顾瞻怎么却也跑来了?齐湛忍不住多问了一句:“顾公子是专程来看花的?”

“这倒不是。”管家道,“顾公子是随首辅大人和首辅夫人一起来的。”

顾廷鹤和顾夫人?他们全家都上靖安伯府来了?!齐湛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原来京城已时兴上朋友家过中秋节,我原本还以为自己孟浪了。”

管家听了他这话,竟露出了迷茫的表情来:“是么?京城如今时兴上朋友家过中秋节了?怪不得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

齐湛惊讶道:“除了首辅一家,还有别人?”

管家点头道:“除了首辅一家人,户部尚书大人带着夫人及两位小姐,还有礼部尚书大人带着大小姐也来了。”

孟德昭?于书立?齐湛心中掀起惊涛巨浪,隐约觉得这几人突然同聚靖安伯府,绝不寻常。不过,他们怎么是携家带口来的?难道是为了掩人耳目?是了,顾廷鹤、孟德昭和于书立,同属旧党,而靖安伯虽然是太后的娘家人,却是站在皇上那边的,若让人知道他们私下有接触,只怕皇上和太后那边,都不好交代。

他们借着中秋节碰头,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是因为朝堂上的政事么?

齐湛拿起书桌上一方玉狮镇纸,一下一下地摩挲。

暖房内,李清和顾瞻并肩站在一口青花水缸前,看一株刚结花骨朵的睡莲。顾瞻啧啧称奇:“暖房我见得多了,但在八月养出睡莲来的,还真不多见。”

李清却是懒怠多看一眼:“就算开在八月,还不是一朵睡莲,有什么稀奇的?都是我爹爱侍弄这个,平时若非陪他,我才懒得来暖房。”

舞刀弄枪的人,好像都不爱花花草草,其实靖安伯以前又何尝不是如此,后来他隐退在家,闲暇时间太多,不知如何打发,才建了这暖房。对啊,靖安伯都隐退多年,不问世事了,他的父亲和孟德昭、于书立,为什么会挑在中秋夜,一起来拜访靖安伯?顾瞻百思不得其解,忍不住抬头,朝外看去:“我父亲和你的父亲他们,在做什么呢?赏月吗?”

赏月?他们哪有哪心情!当年的事,顾瞻什么都不知道,他却是知情的,顾廷鹤等人趁夜来访,为的是齐光耀!不过此事已过多年,从未见人提起,为何时至今日,顾廷鹤等人又把这事儿翻出来了?这个,李清就不知道了。

顾瞻因为不知情,所以不执著,见李清没有回答,也就略过不再提,转而想起了另一件事来――今日孟德昭来的时候,带着孟萋萋呢,不知她此时身在何处。他盯着睡莲看了看,对李清道:“和畅,这睡莲如此稀罕,何不请几位小姐也来瞧瞧?”

李清瞅了他一眼,笑道:“是请小姐们来瞧瞧,还是请孟家大小姐来瞧瞧?”

顾瞻脸色微红:“孟大小姐是我自家表妹,要请她来瞧花,我直说便是,何必跟你绕圈子。”

他嘴上这样说着,心里却是黯然。以前孟萋萋和他,亲密无间,不分你我,可自从他家向孟家提了亲,孟萋萋和他就生分起来了。若他直说请她来看花,她定是不来的;他这是没办法,才绕了个圈子,说请小姐们来看花。

李清很乐意成人之美,但想着齐湛,却又犹豫。比起顾瞻来,自然是齐湛与他更为亲厚,他怎能明知齐湛想娶孟萋萋,却去成全顾瞻?可是,顾瞻是客人,他都开口提了,他总不能拒绝吧?

李清正纠结,忽闻暖房外传来丫鬟的声音:“世子,齐公子来赏月,在外书房等您呢。”

齐湛?想曹操,曹操到?今儿个儿真是巧了,明明是阖家团聚的中秋夜,大家却争先恐后地朝靖安伯府跑。莫非,齐湛也是为了齐光耀来的?他已经知道他父亲的死,是另有原因了?

倘若今天他们凑在一起,不会闹出一场大戏吧?李清想着,后脊竟有些冒冷汗,连忙先对顾瞻道:“飞轩,要不你先去后花园,我去迎澄泓?”

顾瞻一想到齐湛插足他和孟萋萋的婚事,心里就堵得慌。这些日子以来,他在翰林院见了齐湛就尴尬,此时可不想再见到他。因此他嘴上虽然应了一声,但心里却打定主意不去后花园,免得和齐湛碰到面。

李清安排好顾瞻,便朝前面的书房去了。在去书房的路上,他脑子转个不停,齐湛一多半是为了齐光耀来的,倘若待会儿他打听齐光耀的死因,他该如何应对?不对,齐光耀的死因,齐湛应该已经知道了,他要做的,是要力劝他不要追究,将此事烂在肚子里。

说实话,将心比心,倘若是他父亲死于非命,还不让他追究,那比杀了他还难受呢。身为人子,却不能为父伸冤,不能为父报仇,那还有何面目苟活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