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2章 中圈套痛失爱将(2 / 2)

烦闷的皇上正想找人诉说一番,见“小长老”这样说,不知是计的他,便将在朝堂之上与林仁肇的对话和盘托出。

对林将军忠良之计不但不采纳,还无意中将此等重要军机要事,透露给了他百般信赖”小长老”,却也为林仁肇的死埋下了祸根。

宋帝很快便得到此消息,赵匡胤知道,虽说江南国主不理国事,但手下却有个骁勇善战,威名很高的大将军林仁肇,此人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果敢勇猛,是江南诸将的领袖。

一直因忌惮他而不敢轻易出战,心里时刻想着如何除去林仁肇,以便进军唐国。此刻忽听小长老传回此消息,再一次证明将小长老打入敌人内部这步棋走得绝妙,他就是插进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

小长老派回的探子来报,说林将军提出要先发制人攻打宋,不想被江南国主驳回,近日心中正生闷气。赵匡胤觉得要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借势挑拔林仁肇与江南国主的君臣关系,从而拔掉这颗眼中钉肉中刺。

正巧不日后,江南国主的弟弟李从善奉命出使宋国。赵匡胤这次却将他扣下,美其名曰留下来任他做泰宁军节度使,实则是做了人质。李从善不好违命,就给皇兄写信说明了此事,然后留京供职。

江南国主赶紧给赵匡胤写信,想让他放李从善回来,赵匡胤自然是不会同意,怎能错过这除掉林仁肇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呢?

江南国主也看不出这其中有什么阴谋,于是只好常常派使臣到李从善那里探听消息,从此唐宋之间,常有往来。

之后的某天,宋帝派了一名画师伪装成使臣去见林仁肇,然后将他偷偷画下来。等到李从善觐见的时候,宋帝故意将林仁肇的画像挂在显眼的地方,然后让人引他去看,还故意问他认不认识。

李从善惊诧地说:“这是敝国的大将林仁肇,他的画像怎么会在这里?”

那大臣故意嗫嚅了半天才说:“既然大人已经在京留职,我们都是同朝大臣,不妨直言。陛下非常欣赏林仁肇的才华,下诏让他前来供职,他也愿意遵旨,就把画像先献了过来以表诚意。”

说完,又把李从善带到一个设施齐全,修缮豪华的宫殿里说:“听说陛下已经把这座宫殿赐给林仁肇了,等他来了,估计也要做个节度使。”

李从善嘴里答应着,心里却很不痛快,回去后,马上派人将此事转告江南国主。

“陛下,林仁肇留不得了,他已叛国。”

“怎么可能呢?林将军朕还是了解的,他可是位性情豪爽,刚直不阿的人啊!”

“人在利益面前,那都是会变的。他在宋的京都已经任职,已将他自己的画像作为信物先行送去了,并且宋帝还赐了他一座豪华宫殿作为府邸。”

“竟有此事?岂有此理?”李煜惊得目瞪口呆,实难相信。

刚开始时,李煜还是不信爱将林仁肇会叛国,接着大臣刘澄摸了摸他的八字须,露出阴险的嘴脸,落井下石道:“陛下忘了?那日林仁肇逞强,要对宋出兵,没有得到陛下的赞同,于是怀恨在心,从而产生了谋反之心。”

同时又有一些与林仁肇之间有嫌隙的大臣,也添油加醋说了一些对他不利的坏话。

李煜听闻后肺都要气炸了:“难道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他就去当叛徒,归顺敌国?”

林仁肇这个叛国的罪名就这样轻松的戴在他头上。

李煜心想:此人留着是个祸害,万一真是去了宋国,那后果不堪设想,必须赶紧除之而后快。

于是,当即命人备了酒筵,要宴请林仁肇,还叫了一些大臣作陪。席间,江南国主问林将军是不是背叛了大唐,林仁肇自然说没有。

李煜不知自己已经进了赵匡胤设下的圈套,还以为林仁肇有意欺骗自己,于是假意和他推杯换盏,暗中在酒里下了毒。

用完膳后,林仁肇回到自己府中,毒性突然发作,七窍流血而死。

不日,赵匡胤便得知林仁肇已死的消息,心里非常欢慰,立即诏江南国主入朝。

江南国主谎称身体抱恙,始终不肯入汴京。让使臣献上财物,并且让使臣代话,让宋帝放弟弟回国。

赵匡胤见江南国主不服从自己的命令,很是生气,于是准备发兵征讨唐。不巧正在这时,前朝的周主病逝,宋帝罢朝十日,赐谥号周恭帝,将他葬在周世宗寝陵左侧的顺陵,便将攻唐之事暂缓。

这日,赵匡胤又悄悄去赵普府上,准备和他商议攻唐之事,没曾想赵普不像往常那样快速出来迎接,而是让仆人出来迎接,待赵匡胤进来后,才神色慌张的从内屋来到客堂,神态极不自然,却没能逃过赵匡胤的眼睛。

赵匡胤快步走进内屋,发现桌上摆着十个还没来得及收起来的坛子,再回头看赵普,只见他尴尬之极,于是好奇的问赵普:“爱卿,这坛子里装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