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0559章 惊人一语建风雨(2 / 2)


“中愈,老夫承认你这几句话确实不错,不过总觉得差点意思。你是不是还有什么藏着掖着?”

也许是从来没有年轻人敢这样跟他讲话,或者说没有人想到这层深处,所以陈老大人,觉得中愈肯定是还有一些话没跟他说。

是别人的话,中愈还能忽悠过去,毕竟有些话现在不太合适说。

中愈是喜欢跟聪明人打交道,但是太聪明的人,更何况还是一个长辈,这就让他有些难受了。

不说的话,总觉得是瞒着别人说了的话,现在自己似乎又承受不起。

所以一时间中愈竟然愣在了那儿,没有及时的回答。

陈老大人等了半天,看见中愈似乎是在思索,又似乎是在发愣。

“罢了罢了。看这样子,你确确实实是有话没说出来,要是不愿意说就算了,老夫也不强求。不过你既然想让老夫宣传大明精神,这几句话肯定是不够的。连老夫都觉得他差了点味道,就别说其他人了。”

这个倒是事实。

中愈真的隐瞒了下一句,或者说他理解的下一句。

“老大人果真是老大人,见多识广,学问渊博。一下子就猜到了,还差一句。只是,只是小子,现在还不敢说。”

“但说无妨。”

看见中愈还是如此的沉默。

老大人笑了一句。

“这倒是不像你啊,之前你做的一桩桩,一件件,哪像是个胆小的人,还有之前你在大殿上把那些大臣们骂的是体无完肤,一句大话都不敢说,难道你忘记了?现在在我这里装着安安静静怕着怕那的,是欺负老头子,我不中用了吗?”

虽然是调笑,但是陈老大人的语气还是比较轻松的。

中愈也知道老大人没有其他的意思,就是想说说他可是毕竟是被长辈说呀,滋味还是有些难受,自己造的孽得自己吃。

“哪有,哪有,老大人这可是折煞小子了,小子说的,只是小子确实有顾虑。”

“你越是这样倒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说是就是想知道就告诉老夫吧,让老夫听听你到底做了些什么?到底是什么话把你都吓着了。”

陈老大人今天笑了很多次。

他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开心了,特别是在中愈面前,中愈今天所做的一切都让他有些高兴,而且中愈回到京师之后,能第一时间想到他来看看他,还跟他谈了之前他们所做的事情,还有后面所做的事情,都让他很是高兴。

“那小子就说了,这句话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似乎是一道雷霆出现在了陈老大人的脑中,他从未想过有这样两句话可以如此的有震撼力。

陈老大人嘴里不断的念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还把之前的那四不连起来唠叨。

越是读下去,就越是感觉到振聋发聩,让他的心里有一种气概。

虽然年纪已经很大了,但是感觉却很好,有一股热血冲动的感觉。

“好好好,中愈你不愧是有志向的年轻人,这样的话都可以说得出来,确确实实可以称作为大明精神,老夫决定了一定会以国子监的名义向朝廷举荐,将这一句话作为大明精神广泛流传,甚至亲自写文向大明报和逊志报刊发。老夫也知道那些人都在你的掌控之中,想必你发话的话,他们一定会加快速度向全国推广的。老夫也会督促各地的学堂,向学子们传授这句话。”

老大人答应的倒是很痛快,只是说着说着他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国门。

怪不得。

怪不得。

“原来如此,你,你想让陛下迁都?”

怪不得,中愈说他不敢说,怪不得中愈在收到自己问话的时候,支支吾吾不愿意说出来。

这两句话涉及到皇家,涉及到的是天子,不是大人,可以讨论的的。

只是,只是江山是朱家的,如果连朱家的人,都不在乎的话,其它人就更难在乎了。

如今中愈想要做的这件事情是想让大明的百姓们都知道大明有这样一种精神,大明朝廷会这样做。

现在他所做的这件事情也是为了保住大明江山,让大明的江山更大。

可以说中愈的谋划,恰恰是因为这件事让陈老大人觉得,中愈这个年轻人现在居然有些可怕,他这个年纪所考虑的事情已经远超常人,甚至是超过那些在官场上数次臣服的人。

“老大人其实这个我也没有想好。大明朝廷,现在并不安定,不仅仅是北方的敌人,前元余孽固然有他们的力量。朝廷也没有办法完完全全地剿灭他们。西南方向还有其它的土地,往西北,往西还有更多的土地,那里有更多大明的敌人。之前小子也曾向朝廷陈述过大明并不是那么安定的。有人将大明b比做一块肥肉,谁都想来吃一口?所以,所以如果陛下能够在重镇出现的话,所言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中愈这样说之后,老大人听进去了,也沉默了一会儿。

“中愈,请恕老夫直言,你的考虑是对的,但是现在没有办法做。不说其他的,当年太祖高皇帝也欲迁都,甚至还付出了实际行动,派兴宗康皇帝前去考察西都长安,你是知道的,但是到最后依然没有成型。中都凤阳也在考虑之中,但是奈何资源太差,根本就不适合。古都洛阳也是在当初的考虑之中,但是各种情况考虑之后也被淘汰了,如果如果你真的有这方面打算的话,你还要选择一个好的位置,至少你要说服朝臣,可是真是你有这么多勋贵那么多,以前资历深厚的老人人。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中愈还是第一次听见老大人做这样的分析,毕竟如果要是旁人听他提起迁都一事,恐怕立马就要暴跳起来,指责中愈是不是有私心?甚至有什么其他的想法,但是老大人却是站在他的角度上为他分析了当初兴宗康皇帝外出考察的事情。

这足以说明老大人是真的很看重中愈的好的。

“老大人说的是。这也正是小子所考虑的,现在实际还不成熟,虽然虽然京师是个好地方,但是对于边地来说太远了。边地现在又要驻扎大军,如果陛下不能在的话,大量驻军的话也会是大麻烦。倘若倘若陛下。算了,不说吧,现在我也确实是没有那个能力做这样的事。”

“中愈你记住,不管你怎么折腾,现在你所做的事确确实实有利于大明朝廷,但是迁都一事关重大,牵扯到的人与事情都特别多,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如果你没有走到那一步的时候,老夫并不建议你这样做。况且如果真的出了这样的事,你的责任可就大了。老夫不认为现在你能做到这一不步。也许以后后你的功劳可以让你做到这些,但是你还要说服当今圣上,毕竟太祖高皇帝心中皇帝的陵寝在此,要想皇帝把京都迁走,还要花费更大的力量。当你没有十足的把握之前,不要做这样的事情。”

中愈听到这番话之后,他站起来。

恭恭敬敬的向陈老大人行了一腻腻。

“中愈谢过老大人。在这里中愈也向老大人承诺,在自己没有到达那个地步的时候,不会轻易做这一件事情。就算中愈以后有这样的想法,一定会是一大明朝廷为依托,为给大明朝廷带来利益而做,绝不会因为私人野心来做这件事情,还望老大人放心。”

“免礼免礼,中愈不用这么客气,老夫心里很清楚楚。老夫心里很清楚,你的前途远远不止于此,只要你做事的时候多考虑一些吧,把各各样的事情考虑周全,还有就是该用的人才一定要用,人帮你参考虑,也是能多一份主意的的。你身边的幕僚都还不错。如果你有心的话,还是多挑一些人吧,锦衣卫现在权利越来越大,还是考虑的周全一些,不要被那些言官们到把柄。现在的朝廷还是人言可畏的,所以你要多加小心心。”

“谢过老大人,小子知道了。”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