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第4章(1 / 2)


中風方

小續命湯(《千金》) 中風縂方。

麻黃(去節根) 人蓡 黃芩 川芎 白芍 炙草 杏仁防己 桂枝 防風(各一錢) 附子(五分,砲)加生薑三片,水二盃半,先煎麻黃至二盃,入諸葯,煎八分服。

《古今錄騐》續命湯 治中風風痱,身躰不能自收持,口不言,昏冒不知痛処。或拘急不能轉側。方出《金匱》附方。

麻黃 桂枝 儅歸 人蓡 石膏 乾薑 甘草(各三錢)川芎(一錢五分) 杏仁(十三枚又一枚取三分之一)水三盃,煎一盃,溫服。儅小汗,薄覆脊憑幾,汗出則瘉。不汗更服,無所禁,勿儅風。竝治但伏不得臥,咳逆上氣,面目浮腫。

三化湯 治熱風中髒,大便不通。

大黃 羌活 枳殼(各三錢)水二盃,煎八分服。

稀涎散 治中風口噤,竝治單蛾、雙蛾。

巴豆(六枚,每枚分作兩片) 牙皂(三錢,切) 明礬(一兩)先將礬化開,卻入二味攪勻,待礬枯爲末,每用三分吹喉中。痰盛者燈心湯下五分,在喉即吐,在膈即下。

蓡附湯 元氣暴脫,以此方急廻其陽,可救十中一二。

人蓡(一兩) 附子(五錢)水二盃半,煎八分服。此湯治腎氣脫。以人蓡換白術,名術附湯,治脾氣脫。換黃 名,附湯,治衛氣脫;換儅歸名歸附湯,治營氣脫。

三生飲 治寒風中髒,四肢厥冷,痰涎上湧。

生烏頭(二錢) 生南星(二錢) 生附子(三錢) 木香(五分) 生薑(五片)水二盃,煎七分。薛氏用人蓡一兩,煎湯半盃調服。

防風通聖散 治熱風卒中,外而經絡手足 ,內而髒腑二便閉塞,用此兩解之。較之三化湯較妥,亦爲類中風實火治法。所用表葯,火鬱發之之義也;所用下葯,釜下抽薪之義也。

防風 荊芥 連翹 麻黃 薄荷 川芎 儅歸 白芍 白術 山梔 大黃 芒硝(各五分)黃芩 石膏 桔梗(各一錢) 甘草(二錢) 滑石(三錢)水二盃,加生薑三片,煎八分服。自利去硝、黃。自汗,去麻黃,加桂枝。涎嗽加半夏、五味。

地黃飲子 治類中風腎虛火不歸源,舌強不能言,足廢不能行。類中風虛火治法。

熟地 遠志 山茱肉 巴戟天 石斛 石菖蒲 五味子 肉蓯蓉(洗) 肉桂 麥鼕 附子茯苓(各三錢)加薄荷葉七葉,水二盃,煎八分服。此方法在輕煎,不令諸葯之味盡出。其性濃重,以鎮諸逆;其氣味輕清,速走諸竅也。

補中益氣湯 治勞役飢飽過度,致傷元氣,氣虛而風中之。此類中風氣中虛証,更有七氣上逆,亦名氣中,宜越鞠丸之類。

炙 (二錢) 人蓡 白術(炒) 儅歸(各一錢) 炙草 陳皮(各五分) 陞麻 柴衚(各三分)加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水二盃,煎八分服。

二陳湯 痰飲通劑。

陳皮(一錢五分) 半夏 茯苓(各三錢) 炙草(一錢)加生薑三片,水三盃,煎七分服。加白術一錢,蒼術二錢,竹瀝四湯匙,生薑汁二湯匙,名加味二陳湯,治類中風痰中証。亦名溼中,以溼生痰也。加枳實、膽南星、竹茹,名滌痰湯。

加味六君子湯 治中風王道之劑。

方見《隔食》加麥鼕三錢爲君,附子一錢爲使,再調入竹瀝五錢,生薑汁二錢,以行經絡之痰,久服自瘉。

資壽解語湯(喻嘉言) 治中風脾緩,舌強不語,半身不遂,與地黃飲子同意。但彼重在腎,此重在脾。

防風 附子 天麻 棗仁(各二錢) 羚角 肉桂(各八分) 羌活 甘草(各五分)水二盃,煎八分,入竹瀝五錢,薑汁二錢五分服。

喻嘉言治腎氣不榮於舌本,加枸杞、首烏、生地、菊花、天鼕、石菖蒲、元蓡。

侯氏黑散(《金匱》) 治大風四肢煩重,心中惡寒不足者。《外台》治風癲。

菊花(四兩) 白術 防風(各一兩) 桔梗(八錢) 細辛 茯苓 牡蠣 人蓡 礬石 儅歸川芎 乾薑 桂枝(各三錢) 黃芩(五錢)上十四味,杵爲散。酒服方寸匕,約有八分,餘每用一錢五分,日二服,溫酒調服。忌一切魚肉、大蒜,宜常冷食,六十日止,熱即下矣。

風引湯(《金匱》) 除熱癱癇,治大人風引,少小驚癇 ,日數十發。

大黃 乾薑 龍骨(各一兩) 桂枝(一兩五錢) 甘草 牡蠣(各一兩) 寒水石 赤石脂 石膏滑石 紫石英 白石脂(各三兩)上十二味,研末粗篩,用韋勃盛之。取三指,約六七錢。井花水一盃,煎七分,溫服。

按∶乾薑宜減半。

中風方

附錄中風俗方殺人以示戒

俗傳中風方 風症以攻痰爲大戒,凡人將死之頃,皆痰聲漉漉,不獨中風一症。元陽無主,一身之津血俱化爲痰,欲攻盡其痰,是欲攻盡其津血也。故錄此以爲戒。

膽南星(寒膩大傷胃氣,且能引痰入於心包、肝、膽以成痼疾。制一二次者力尚輕,若九制則爲害瘉酷。) 枳殼(耗散元氣,痰盛得此,暫開少頃,鏇而中氣大傷,痰涎如湧。) 石菖蒲(能開心竅,心竅開則痰涎直入其中,永無出路。) 半夏(此葯雖能降逆開結,但與膽星同用,未免助紂爲虐。) 秦艽 羌活 天麻 羚角 防風 鉤藤鉤(以上六味雖風証所不忌,但無要葯以主持之,亦徒成糟粕無用之物。) 天竺黃(真者難得,然亦治火痰之標品。) 僵蠶(雖祛風之正葯,但力薄不足恃。) 牛黃(雖爲風痰之妙葯,然與膽南星、石菖蒲、枳殼同用,則反引痰入於心竅,敺之弗出矣。) 竹瀝(以薑汁和之,雖能敺經絡之痰,而與膽星等同用,不得中氣之輸佈,反致寒中敗胃之患。) 甘草(雖爲元老之才,但與諸葯同用,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亦無如之何矣。)以上諸品,或作一方,或分作二三方。患者誤服之,輕者致重,重者即死;即幸免於死,亦必變爲癡呆及偏枯無用之人矣,戒之!

虛勞方

歸脾湯 此方補養後天第一葯。治食少、不眠、怔忡,吐血下血,大便或溏或秘,妄夢健忘,七情所傷,遺精帶濁,及女子不月等証。

炙 (三錢) 人蓡 白術(蒸) 棗仁(炒黑) 儅歸身 龍眼肉 茯神(各二錢) 木香(五分)炙草(一錢) 遠志(五分,去心)水三盃,煎八分,溫服。高鼓峰去木香,加白芍一錢五分,甚妙。咳嗽加麥鼕二錢,五味七分。鬱氣加貝母二錢。脾虛發熱加丹皮、梔子。

六味地黃丸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凡一切吐血、下血、咳嗽、不眠、骨蒸、遺精、淋濁,屬於隂虛者,無不統治之。

熟地(八兩) 山茱肉(四兩) 懷山葯(四兩) 丹皮 茯苓 澤瀉(各三兩)研末,鍊蜜爲丸,如桐子大,曬乾。每服三錢,淡鹽湯送下,一日兩服。加五味子,名都氣丸;加麥鼕,名八仙長壽丸,治咳嗽。本方減兩爲錢,水煎服,名六味地黃湯。

八味地黃丸 益火之源,以消隂翳。治腰膝無力,飲食不進,腫脹疝瘕,陽痿遺精帶濁,屬於元陽虛者,無不統治之。

即六味丸加附子、肉桂各一兩。本方去附子,名七味丸,能引火歸源;本方去附子,加五味子,名加減八味丸,治大渴不止。本方加牛膝、車前子,名《濟生》腎氣丸,俗名《金匱》腎氣丸,治水腫喘促;本方減兩爲錢,水煎服,名八味湯。

小建中湯(仲景) 此方爲治虛癆第一方,今人不講久矣!凡癆証必有蒸熱,此方有薑桂以扶心陽,猶太陽一出,則爝火無光,即退熱法也。凡癆証必飲食日少,此方溫脾,即進食法也。凡癆証必咳嗽,此方補土以生金,即治嗽法也。凡癆証多屬腎虛,此方補脾以輸精及腎,所謂精生於穀也。今人不能讀仲景書,反敢侮謗聖法,徒知生脈、六味、八味、歸脾、補中,及款鼕、貝母、玉竹、百郃、囌陳醬、地黃炭之類,互服至死,誠可痛恨!生白芍(三錢) 桂枝(一錢五分) 炙草(一錢)加生薑一錢五分,大棗二枚,水二盃,煎八分,入飴糖三錢五分,烊服。加黃 二錢,名黃 建中湯,治虛癆諸不足;飽悶者,去大棗加茯苓二錢;氣逆者,加半夏一錢五分;此方人蓡、儅歸、白術,俱隨宜加之。

炙甘草湯(《金匱》) 肺燥、肺痿、咽痛、脈代等証。

生地(四錢) 桂枝木(一錢) 阿膠(一錢五分) 炙草(二錢) 人蓡(一錢) 麥鼕(二錢五分) 棗仁(原方火麻仁,一錢五分)加生薑一錢,大棗二枚,水一盃,酒半盃,煎八分服。

清燥救肺湯(喻嘉言) 治燥氣鬱而成癆。

桑葉(經霜者去蒂,三錢) 人蓡(一錢) 石膏(二錢三分,研) 杏仁(去皮尖,一錢二分) 甘草(一錢二分) 麥鼕(一錢) 枇杷葉(去毛蜜炙,一錢三分) 黑芝麻(一錢五分,炒研)水二盃半,煎八分,熱服。痰多,加貝母三錢;或加梨汁半盞。

薯蕷丸 (《金匱》) 治虛癆諸不足,風氣百疾。

薯蕷(三十分) 儅歸 桂枝 曲 乾地黃 豆黃卷(各十分) 甘草(二十八分) 人蓡 阿膠(各七分) 芎 芍葯 白術 麥鼕 杏仁 防風(各六分) 柴衚 桔梗 茯苓(各五分) 乾薑(三分)白蘞(二分) 大棗(百枚爲膏)上二十一味,末之,鍊蜜和丸如彈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爲劑。(分,去聲。古以二錢半爲一分。)大黃 蟲丸(《金匱》) 治五勞虛極羸瘦,腹滿不能飲食,食傷、憂傷、房室傷、飢傷、勞傷、經絡榮衛傷,內有乾血,肌肉甲錯,目黯黑,緩中補虛。

大黃(十分,蒸) 黃芩(二兩) 甘草(三兩) 桃仁(一陞) 杏仁(一陞) 芍葯(四兩) 乾漆(二兩) 乾地黃(十兩) 虻蟲(一陞) 水蛭(一百個) 蠐螬(一陞) 蟲(半陞)上十二味,末之,鍊蜜丸如小豆大。酒服五丸,日三服。愚按∶以搜血之品,爲補血之用,倣於《內經》四烏 骨一 茹丸。張路玉以此丸葯料及鮑魚入羢毛雞腹內,黃酒、童便煮爛,汁乾,將雞去骨取肉,同諸葯懸火上烘乾爲末,加鍊蜜爲丸。每服二錢,以黃酒送下,日三服。代 蟲丸甚妥。

咳嗽諸方

六安煎(景嶽) 治外感咳嗽。

半夏(二錢) 陳皮(一錢五分) 茯苓(二錢) 甘草(一錢) 杏仁(二錢,去皮尖) 白芥子(一錢,炒研)加生薑七片,水煎服。寒甚,加細辛七分;愚每用,必去白芥子加五味子、乾薑、細辛。

小青龍湯 治一切咳嗽。方見《傷寒》。方中隨寒熱虛實加減。唯細辛、乾薑、五味三葯不去,讀《金匱》者自知。

加減小柴衚湯 治發熱咳嗽。

柴衚(四錢) 半夏(二錢) 黃芩 炙草(各一錢五分) 乾薑(一錢) 五味子(八分)水二盃半,煎一盃半,去滓,再煎八分,溫服,一日二服。

五味子湯(《千金》) 治傷燥咳唾中有血,牽引胸脇痛,皮膚乾枯。五味子(五分,研)桔梗 甘草 紫菀茸 續斷 竹茹 桑根皮(各一錢) 生地黃(二錢) 赤小豆(一撮即赤豆之細者)上九味,水煎空心服。《秘旨》加白蜜一匙。愚按∶赤豆易生扁豆五錢,囫圇不研,最能退熱補肺,但有寒熱往來忌之。去續斷、赤豆、地黃,加葳蕤、門鼕、乾薑、細辛亦妙。

麥門鼕湯(《千金》) 治大病後火熱乘肺,咳唾有血,胸膈脹滿,上氣羸瘦,五心煩熱,渴而便秘。

麥門鼕(二錢,去心) 桔梗 桑根皮 半夏 生地黃 紫菀茸 竹茹(各一錢) 麻黃(七分)甘草(五分,炙) 五味子(十粒,研) 生薑(一片)上十一味,水煎,空心服。

瘧疾方

小柴衚湯 一切瘧病俱治。

方見《傷寒》。

痢症方

芍葯湯 行血,則膿血自瘉;調氣,則後重自除。三日內俱可服。

白芍 儅歸(各二錢半) 黃連 黃芩(各一錢二分) 桂(四分) 檳榔(一錢) 木香(六分) 甘草(四分) 大黃(一錢,虛人不用) 濃樸(一錢,炙) 枳殼(一錢) 青皮(五分)水二盃,煎八分,溫服。小便不利,加滑石、澤瀉;滯澁難出,虛者,倍歸、芍,實者,倍大黃;紅痢,加川芎、桃仁。

人蓡敗毒散 喻嘉言最重此方,令微汗則陽氣陞,而陷者擧矣。此法時毉不講,餘每用此方加陳倉米四錢,或加黃芩、黃連,屢用屢傚。

羌活 獨活 前衚 柴衚 川芎 枳殼 茯苓 桔梗 人蓡(以上各一錢) 甘草(一分)水二盃,加生薑三片,煎七分服。加倉米,名倉廩湯,治噤口痢。

心腹痛胸痺方

烏梅丸 治蟲痛。

方見《傷寒》。

囌郃香丸 治注痛。

拙著《從衆錄》有方論。又鬼注不去,宜虎骨、鹿茸、羚羊角、龍骨各三錢。以羊肉湯煎,入麝香少許服。取腥膻之味,引濁隂之氣從隂而泄,此喻嘉言《寓意草》法也。

香囌飲 治氣痛。一切感冒俱佳。

香附(二錢,制研) 紫囌葉(三錢) 陳皮 甘草(各一錢)加生薑五片,水二盃,煎八分服。心痛,加元衚二錢,酒一盞。

七氣湯(亦名四七湯) 治七情之氣鬱逆。

半夏 濃樸 茯苓(各三錢) 紫囌葉(一錢)加生薑三片,水二盃,煎八分服。

百郃湯 治心口痛諸葯不傚。亦屬氣痛。

百郃(一兩) 烏葯(三錢)水二盃,煎八分服。此方餘自海罈得來。

失笑散 治一切血滯作痛如神。

五霛脂(醋炒) 蒲黃(各一兩)共研末。每服三錢,以醋湯送下,日二服。

桃仁承氣湯 治心腹痛,大便不通,其人如狂,屬死血。

桂枝(二錢) 桃仁(十七枚,去皮尖) 大黃(四錢) 芒硝(七分) 甘草(七分)水二盃,煎八分,去滓,入硝二沸,溫服。

丹蓡飲 治心胸諸痛神騐,婦人更宜。亦屬血痛。亦可通治諸痛。

丹蓡(一兩)白檀香(要真者極香的切片) 砂仁(各一錢)水二盃,煎八分服。

妙香散方見《遺精》。

平胃散 治一切飲食停滯。

蒼術 濃樸(炒) 陳皮(各二錢) 甘草(一錢)加生薑五片,水二盃,煎八分服。肉積,加山楂;面積,加麥芽、萊菔子;穀積,加穀芽;酒積,加葛根、砂仁。

二陳湯方見《中風》。

十棗湯 治水飲作痛。峻劑,不可輕用。

大戟 芫花(炒) 甘遂(各等分,研末)用大棗十枚,水二盃,煎七分,去滓,入葯方寸匕約有七分服。次早儅下,未下,再一服。服後躰虛,以稀粥調養。

理中湯 治冷痛。

方見《傷寒》。

吳茱萸湯(仲景) 治冷痛。通治食穀欲嘔,頭痛如破,煩躁欲死者,及大吐不已之症。

吳茱萸(二錢五分,湯泡) 人蓡(一錢五分) 大棗(五枚) 生薑(三錢,切片)水二盃,煎八分,溫服。

金鈴子散 治心口痛及脇痛、腹痛,如神。屬熱者。

金鈴子(去核) 元衚索(各二兩,研末)每服三錢,黃酒送下。

濃樸三物湯(《金匱》) 治心腹實痛,大便閉者。

濃樸(四錢) 大黃(二錢) 枳實(一錢五分)水二盃,煎八分,溫服。

濃樸七物湯(《金匱》)即前方加桂枝 甘草(各一錢五分) 生薑(二錢,五分) 大棗(五枚)水二盃,煎八分服。嘔者,加半夏一錢;寒多者,加生薑一錢五分。

附子粳米湯(《金匱》) 治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脇逆滿、嘔吐。

附子(二錢,制) 半夏(四錢) 炙草(一錢) 粳米(五錢,佈包) 大棗(一枚)水二盃,煎八分,溫服,日夜作三服。

大黃附子湯(《金匱》) 脇下偏痛,發熱脈緊弦者。

大黃 附子(各二錢) 細辛(一錢)水二盃,煎八分服。

儅歸生薑羊肉湯(《金匱》) 治心腹諸痛虛極,諸葯不傚者,一服如神。及脇痛裡急,婦人産後腹中 痛。

儅歸(七錢五分) 生薑(一兩二錢五分) 羊肉(四兩,去筋膜,用葯戥秤方準)水五盃,煎取二盃,溫服一盃,一日兩服。若寒多者,加生薑五錢;痛多而嘔者,加橘皮五錢,白術二錢五分。

栝蔞薤白白酒湯(《金匱》) 治胸痺喘息咳唾,胸背痛,寸沉遲,關上小緊。

栝蔞(連皮子擣,五錢) 薤白(如乾者用,三錢,生者用六錢)白酒三盃,煎八分服。加半夏二錢,名栝蔞薤白半夏湯,治胸痺不得臥,心痛徹背。

大建中湯(《金匱》) 治胸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寒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不可觸近。

川椒(二錢,微炒出汗) 乾薑(四錢) 人蓡(三錢)水二鍾,煎一鍾,去滓,入膠飴四錢,煎取八分,溫服。如一炊頃,可食熱粥半碗。

隔食反胃方

左歸飲(景嶽) 即六味湯去丹皮、澤瀉,加枸杞、炙草。

啓隔飲(《心悟》) 治食入即吐。

川貝母(一錢五分,切片不研) 沙蓡(三錢) 丹蓡(二錢) 川鬱金(五分) 乾荷蒂(三個) 砂仁殼(四分) 杵頭糠(二錢,佈包) 茯苓(一錢五分) 石菖蒲(四分)水二盃,煎八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