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第十三章朝鮮再起風雲

第十三章朝鮮再起風雲



幾十年戰場外的較量,一次次的試探、碰撞很快停息,就象大海中的微瀾一般,大多數的時候,激烈被平靜深深地掩蓋著。



雙方都在積聚力量,雙方都在等待時機。



我相信今日之果,必有前時之因,因爲一切都是聯系和發展的。跳出甲午向前,了解這二十年發生了什麽,才知道日本人有多麽隂狠――這一切的準備工作,竟基本上在靜悄悄中完成了。



而這一切,竟然都是在“臥薪嘗膽”的口號下完成的,從成語的本意去讀,日本的人心要多邪惡有多邪惡。



讀史記史之時,雖然盡量保持平和,既爲冷靜思索,也求以利健康。但有的時候,我漸覺是帶著仇恨寫下這些文字。所以不得不停下來,調整一下自己。



經常忍不住就想大罵日本人,想破口大罵。



雖然我知道,辱罵不是戰鬭。



今日的日本,右翼沉渣泛起,勢力漸漸上陞,已經佔據日本的朝堂。你說日本民間反戰,但那些右翼政黨分子、國家領導人,可是他們選上去的――通過他們的“民主”和“法制”。



這能不引起我們的警醒嗎?



反思歷史,真正幫助日本人戰勝我們的,是我們自己。



正眡現實,真正能幫助我們的,還是我們自己。



************



歷史一年年前進,終於邁進1894,一場災難也一步步向大清帝國逼近。



中日之間的對峙,終將成爲一場對抗。最激烈最殘酷的最後較量,好比一聲驚雷,就要炸響。



禍不單行。讀清史的時候,對這一段,我不情願的發現,還有一個十分強烈的不祥的感覺:滿目都是水災、決口、蝗災、旱災。偏偏天步艱難,大清朝真是年年有災,月月有事,一時風火雷電旱震全來了,光賑災就迎接不暇。



這個時候,一場“蝗災”――大日本皇軍來了。



************



目前爲止,日本戰略目標已經鎖定中國,進而鎖定俄國,甚至在鎖定中國同時,還考慮了英國。



未來要與英法俄爭雄,必先打敗清國,這是日本人的戰略籌劃中的一環。



所以,雖然按日本判斷和設想,中日之戰必定先在朝鮮發生,但沒有什麽北緯38。之類的“紅線”,日本目標是與清國決戰,不是解決朝鮮問題之後,便到此爲止。



可以說,朝鮮不過是一根導火索,等到日本人感覺到準備充分時,定會將其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