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章(1 / 2)





  不过,听闻有懂行的老一辈来说,长江里的横死之人大多死得太过凄惨,体内淤积怨气,非要找人“替命”才肯重入轮回,所以总是徘徊在长江江底,伺机把人拖入江水之中。

  听老辈人讲,真正邪性的并不是那些古尸,而是古尸身上或者怀里背负着铁棺材、铜猴子、铁轿子之类的老物件,在这些东西里面,都装着普通人难以想象的瘆人玩意儿。

  对于这种东西,一般的捞尸人根本无能为力,甚至连自己都有可能陷下去。想要将这些邪性到极点的东西打捞上来,就只能够求助湘鄂一带的江鬼了。

  所谓的江鬼并不是指真的水鬼,而长江中老辈人对于在湘鄂地区一个世袭的“许姓”捞尸人群体的称呼。这个群体的起源已经不可考究,据说早在西汉时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关于来历,一直都有许多不同的版本。

  其中有两个版本最为诡异,一说是来自三江源地区某个大山深处的古老部族,来历甚少人得知,只知道他们行踪诡秘,作风与常人迥异,千百年来一直在古老长江内苦苦寻找着什么,很少现于人前。另一说是长江一带少数同姓人组成的不为人知的淘河斗门派,也兼做捞尸,最擅于对付老长江里的邪乎玩意儿。

  但即便是在老长江生活了一辈子的人,说起这个族,也大多知之不详。

  据说,这些许姓后代与常人不同。

  之所以不现于人前,是为了保护某个他们部族里的大秘密。这些许姓人的体质十分特殊,向来畏惧阳光,大多数只在黑夜或阴雨天行事。传说中,许姓族的祖先是“阴兵借道”时残留在人间的阴兵,所以生就一双诡异的“阴眼”,能够看到许多常人看不到的东西,甚至能够一眼就看到隐藏在浑浊江水中的铁尸,而且对于水中古尸的抵抗能力也大大加强。

  他们对于任何邪祟蛊虫,似乎都有着天然的克性。甚至可以说,他们和那些古老长江内的妖邪玩意儿,本身就存在着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传闻中,用他们的血涂抹在法器上,能够驱邪避虫,任何邪祟都近不了身子。

  而且根据某些令人汗毛竖立的惊悚传闻,这些许姓人完全不与外界人通婚,严格执行着某些不为外人道的诡秘仪式。而从一些流传下来的只言片语中,这些仪式的古老和诡异程度,早已超出了外人的想象。许姓人一生似乎都在掩饰着某种身份。当他们死后,入殓之前都会被族人五马分尸,然后用铁棺封好,分别沉入长江五个不同的水域中。

  据说曾有人在长江某处水底打捞上一个锈迹斑斑的铁棺材,被人用铁水封死,像是为了防止里面的东西跑出来似的,而这些铁棺材的样式,更是与常人所知大不一样。

  只是当初被打开的那口铁棺,似乎隐隐地透露出一些让人恐怖的古怪来,里面放置的似乎——

  并不是人。或者说,不是普通的人。

  后来不知怎么,这件事便没有了下文。当初打捞铁棺材并将其开启的人一个个离奇死亡,而且据说死得都十分诡异离奇,似乎是有某种极神秘可怕的力量为了掩盖某种秘密,将整个线索截断。有人说,这些人打开了铁棺材,发现了某个难以想象的可怕秘密,纷纷以诈死来脱身,更有人来说,这些人早就被许姓部族的人灭了口,那族的秘密是沾染不得的,总之,是众说纷纭。这个秘密便永远成了一个传说,没有人知道是真是假。

  直到今日,长江一带的人仍然怀疑着这一切。许姓人的来历太过离奇和古怪,他们的来历十分古老,但千百年来不与外人通婚却没有灭绝,这些人说是沿着长江从三江源大山深处来的大族,但却查不到丝毫关于其中的线索,这些人就像是忽然有一天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一般,没有人知道这些许姓人到底想要干什么。

  还有,他们死后的仪式是如此诡异和可怕,每一个入殓的人都被人分尸,又以铁水封棺,沉入老长江滚滚浑浊的河水中,难道是一种古老的仪式?还是说,他们真正的目的,是想要防止什么东西跑出来吗?就像是传闻中的那样,这些许姓人根本就不是人,他们在死后,尸体会产生某些极为可怕甚至是毛骨悚然的变化吗?

  当然了,这也都是后话了。

  毕竟,凡是和老长江沾得上边的东西,再怎么邪性都很正常,何况是一个来历莫测的神秘族群呢。

  ……

  不知不觉,我们进入插队的那个长江古渡口已经过去了两三个月的时间。骤然来到这么一片陌生的土地,城里来的知青们总是有些不适应,尤其是当刚进山时的那种兴奋感和新奇感都已经被消磨干净之后,那种枯燥的氛围也就日益浓厚起来。

  我所在的古渡口人均土地占有面积极低,几十户人家总共也只有巴掌大的地方能够开垦。

  临近秋天,除了在那几亩贫瘠的荒地上种些日常的口粮之外,村子里有些岁数的大老爷们也都行动了起来,磨刀霍霍,擦亮猎枪,上好膛,一个个成群结队地进山打猎。剩下的女人们也不闲着,织补好去年闲置的渔网,等待家里的男人们回来后,到古渡口的江心去撒上几网子。

  现在正值夏秋交换的季节,天气凉爽,正是捕猎的好时节,山里的狍子、野山鹿、锦鸡、山猪、地老鼠,甚至是黑熊瞎子,经过春夏两季的育养,也都到了膘肥体壮,最有油水的时候。

  还有古渡口的江面底下,都是一水儿的黄黑色。

  到了时下的季节,古渡口周边的江面上水流湍急,尤其是江域中心的区域,那里的水深,还存在暗流,人一进去,水性差点的就直接没影了,所以也被称为“水底捞”。意为是水性再好的人进入其中,都会被隐藏在江底深处的水鬼给一把捞走。

  不过,也就是在这极深的水下,才隐藏着最为肥硕的鱼类,草鲢子、大白鱼、长江大鲤鱼、黑江头等无数深水生物,其中不乏有能把人生生从岸上拖入水中的几米长的大鱼。至于大鳖、巨龟、巨型的螃蟹虾类等,更是不知道有多少潜藏在一片水草茂盛、混沌不堪的江底深处。

  和我一起进山的几个知青,眼巴巴地见着村子里的各家各户抽调出最有经验的猎手,牵着家里养的极为凶悍的土狗,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山去。心里急得抓痒挠腮,却也知道自己这些人进山打猎是一点戏都没有了。

  一是由于上山打猎是个技术活,不是是个人就能够干的,深山里上了年纪的老猎人对于危险有一种天然的预知感,我们这群自幼在城里长大的瓜娃子进去也只能够帮倒忙。

  其二,我们这群知青,虽然到这古渡口插队才不过半年,但已经将这山沟沟里搅得鸡飞狗跳,乱成了一锅粥,所以老村支书在村大会上已经重点点名,让我们几个城里来的后生晚辈老老实实地待在村里,别再惹出什么乱子来了。否则,耽误了秋季打猎的大好时节,众人没有吃食过冬,那种违反了“革命大生产”的责任谁也担待不起。

  不过,村里的男人们基本上都上山打猎去了,只留下一摊子的老弱妇孺,让我们几个大龄男青年整日地在村里转悠,游手好闲着实也影响不好。

  所以,在进山的前一天,老村支书郑重地找我们谈话,用一种援引毛主席最高指示的语气对我们说:“娃子们,根据最高领导的指示,大家天南海北聚在一起……那个,那个一定要一切活动听组织,在这村子里我最大,你们就要听领导的安排嘛!

  “这不,村子里的猎户都投入了赶冬荒这场无产阶级革命的大斗争中去了,村子里剩下的都是老弱女幼,所以,留下你们这些个知青,就是为了守着村子。半夜里,千万别叫夜猫子、黑熊瞎子之类的野兽摸进了村子。为了确保安全,那个,那个我决定,你们这些知青留下五六个巡视村子的安全,顺便也帮助帮助村子里日常垦荒,修补渔网,这也算是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老村支书越说越高兴,越说越来劲,最后似乎是想起了什么,才板起脸对我们说:“至于林二八和三胖子两个人,这些知青娃子里就数你们两个最会惹事,胆子也最大,留在这里不知道又会惹出什么乱子,这次就让李家的么伢子栓子带你们俩去东山上看义庄去,正好锻炼锻炼你们两个的胆子,也给看义庄的王老跛子带去口粮……我,我可告诉你俩,别再给老子惹事了,上次你们把张婶家的那只不下蛋的老母鸡偷烤了吃,老子还没找你们算账呢,知道不?”

  眼看着老村支书为了剔除我和三胖子这两个害群之马,甚至连我们以前的斑斑劣迹都拿来清算了,我就知道,看来在眼前的问题上已经没有了调和的余地。

  所以也只能在其他几名知青默哀的眼神中,和三胖子一起应下来上东山看守义庄的事情。

  从村子东边的那条小路一直向东面,穿过终年奔涌不息的古渡口上百米江面,在古渡口外的青龙山下就分了茬。

  一条继续转向东南,就会绕过山崖,和几十里地的山城小道连成了一起。而另外一条,则是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狭窄的怪石小路,背对着古渡口的方向向山上行走,一道陡峭的山道就伫立在眼前。因为和长江古渡口连成了一线,貌似蜿蜒流转的长江龙脉偶然扭动抬起的狰狞头颅一般,再加上山上众多常年青柏的植被,所以就被当地人称为“青龙山”。

  这座长江古渡口边上的山峰平地而起,海拔虽然不高,但是山势却异常险峻。

  黑褐色的坚硬岩石嶙峋起伏,覆盖着常绿的青柏植被,宛如一道天堑一般高高地耸立在茫茫的长江岸线上。山上没有一家农户,也没有什么大型的野兽出没,就算是平常村子里的人也极少到这儿来,都传说这山上有什么古怪,只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在青龙山的半山腰上建有一座义庄。

  和其它地方的义庄不同,青龙山上的义庄应该算是长江古渡口中的一大怪。

  义庄的建造时间已经难以考究,据说已经有上百年的时间了,战争时期曾经收纳过众多因战乱而死亡的尸体。只是因为后来死人越来越多,甚至连义庄都装不下了,为了防止瘟疫之类的传染病大规模爆发,就统一地就地掩埋在这青龙山上。

  所以直到现在,还能够看得到在义庄附近,那参差不齐、密密麻麻的老坟,都是当年在战乱中死去的没名没姓的孤魂野鬼!

  常年看管义庄的人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瘸子,据说是姓王,附近古渡口的许多老人都不太清楚他的来历,只知道打他们记事起,这王老跛子就在那青龙山上看守义庄了。而且因为某些不足与外人道的原因,古渡口的居民基本上都对这常年看守义庄的老瘸子抱有深深的尊敬和畏惧,并且把义庄所在的区域人为地划分为当地的禁区,经常嘱咐自家的小孩没事不要靠近青龙山的范围。

  我们这些个知青下乡之后,也曾经被村里的老人这么告诫过,至于继续深问其中有什么原因,村里的老人们也只不过叹了口气,脸上的神情很是古怪!

  只是说,这青龙山上有些邪气!

  当地人似乎都对于青龙山、义庄,乃至于王老跛子有着深深的不可言喻的忌惮,他们好像都在害怕着什么。就连一直大大咧咧,具有东北人豪爽性格的老村支书,一听到青龙山这三个人,都立刻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沉下脸来,深深地告诫我们不要瞎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