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皇后等等第21节(1 / 2)





  宝馨在后头跟着,他站在一株梨花树下好会,他掉转头来,“宝姐姐,今年侍讲官给我讲课完之后,看着我说了三声可惜。甚么意思?”

  宝馨愣住,没想到他竟然问这个,她凝思一会,“可能是觉得殿下被耽误了这么久,觉得可惜吧。”

  她人在后宫,但那些太监们消息最灵通,她知道朝臣给宣和帝上折子,要宣和帝立太子。

  最后宣和帝没有立太子,但让朱承治出阁读书。已经是做出让步。

  估计那个侍讲官说的就是这事吧!但宝馨不能这么说。

  朱承治眨了眨眼,他睫毛生的长而密,阳光照下来,眼下几乎能成两片扇形的阴影。

  宝馨满脸纯良,却见他抬起头来,“宝姐姐没有完全说实话。”

  宝馨没成想叫个孩子给戳穿,咳嗽了声,脸上板着,“殿下,我说的可都是实话。”

  她说着笑嘻嘻蹲身下来,视线和他平行,“说起来,殿下也该好好休息了,毕竟待会还要去学其他的呢。”

  皇子们的课业也很重,上午学文,下午要去学骑马射箭。

  朱承治上午才跟着翰林院的老学究们眼对眼,被她这么一提,困乏涌上来,终于肯睡了。

  睡了一觉,又爬起来,准备去学武。

  宫道上突然迎来另外一拨人,那个仪仗远比皇子仪仗还要隆重些,方英眼尖,瞧见前头开道的太监,和后面的女官。跟在小舆旁小跑道,“殿下,那个好像是皇后娘娘!”

  朱承治闻言,马上叫人停下,给王皇后让道。

  他从小舆上站起来,垂首低头,端的是乖巧模样儿。

  王皇后的凤舆从面前经过,里头的王皇后转头看了一眼外头站着的皇子。那个之前瘦瘦弱弱的小可怜现在长高了点,脸上也有肉了,瞧上去倒真有几分皇子的模样。

  王皇后看见了,手里的帕子擦了擦嘴角,眼角余光露出讥诮。

  这朝堂上的风雨,她在坤宁宫也听到了。皇爷说,她还年轻着,也能生育,没有必要这么早立太子。

  她听到这话,心里和进了活水似得,全活泛起来了。

  一旦立了庶长子为太子,那么皇帝就不会再进皇后的坤宁宫,免得皇后又生出皇子,引来朝纲震动。

  她知道立了那个小子做太子,自己这半辈子恐怕就只能守活寡了。听到这个消息如何不庆幸?

  只求皇爷能真如他所说,多多眷顾她。王皇后想着伸手探向自己的小腹,自己肚子再争气点,生个皇子,到时候什么都不用担心了。

  王皇后想着,嘴角忍不住弯起来。

  王皇后凤驾到了慈宁宫,下了凤舆,直接在慈宁宫女官的引导下,到慈宁宫内。张太后刚刚午睡醒来,王皇后和外头的媳妇一样,净手伺候张太后洗漱。

  张太后瞧见是她,也没叫她停,完了之后靠坐在地屏宝座上,“皇后是一国之母,怎么能做这样的活计!”

  王皇后满脸是笑,她这会对这个婆婆心里全都是感激之情,“这都是媳妇的一点孝心,算不上甚么。”王皇后说着,双膝曲了曲。

  张太后嗯了声,“皇后今日来,有事吗?”

  “回禀娘娘,媳妇这段时间为太后抄了几卷法华经。”说着,身后的女官捧来几卷经书,她伸手接过,递到张太后的面前。

  张太后撩起眼皮,看了一眼,拿过来,随意看了一眼。嗓子里应道,“嗯,不错。”

  “媳妇以前宫务缠身,不得过来看太后。所以这次特意为太后娘娘抄写经书祈福。”

  张太后脸上浮出几丝笑容,“好孩子,你的孝心我知道了。六宫宫务繁重,皇后也要多多注意身体,毕竟身体好了,人才能好不是?”

  这话听在王皇后耳朵里头,似乎有另有所指。王皇后红了脸,“太后娘娘说的对。”面上竟然有了几分少女的羞涩。

  张太后冷眼看着王皇后这样,心下觉得好笑。她是习惯了清净的人,以前除了过年过节的,不然不耐烦让后妃们到这里打扰。

  说了几句话,她面露疲惫,整个身子都窝到后面的软枕里头。

  王皇后不是看不懂眼色的人,知道张太后此举是在催自己走了。自己这一番孝心,才在太后面前露了个头,实在不甘心就这么退了去。

  她正想要自请服侍,一旁的连嬷嬷已经过来了,“皇后娘娘,太后娘娘念经的时辰到了。”

  王皇后这才站起身来,“那媳妇告退了。”

  王皇后走后,张太后睁开眼,“真真不是个聪明人。”

  她和自家儿子说的那些话,可没有一句是为王皇后说的,结果王皇后跑到她这里来使劲,真是找错了地方。

  她为的是她的孙子,和媳妇有个什么关系!

  连嬷嬷在一旁给她端了一碗茉莉花茶,“皇后娘娘也是被压制了多年,这一朝看到了希望,就劲儿恨不得往一处使。”

  “不说她,她这脑子,到时候不吃个大亏是转不过的。”张太后说了一声丢开了,“对了,大哥儿那里今日可一切都好?”

  这孩子是出阁读书的第一天,在翰林们面前亮相,意义非凡。在翰林们面前开个好头,到时候传出去也好听。

  “听前头禀报说,大殿下一切都好,在翰林们面前表现很不错。”

  张太后这才放心,眼角细纹都泛起了笑意。

  笑了会,张太后又叹息,“要不是皇上闹得实在是不像话,我又何必管这档子事?”

  第22章 公主

  中秋佳节里头, 张太后下懿旨抬了两三个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