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和氏璧(出书版)第23节(1 / 2)





  1脯醢(hi):用肉、鱼等制成的酱。醴(li)酒:甜酒。

  哭完之后是吊唁。太子槐率领群臣上前吊丧,慰问公主姊弟,江芈则要按照礼仪率领两位弟弟跪拜答谢。

  然后是铭旌,即将长一尺、宽三寸的黑布条与长二尺、宽三寸的红布条连接起来,挂在竹竿上,竖立于西阶之上。红布条上写着:“向三之枢。”向是华容夫人的姓,三则是她的排行。

  接下来是宫女为遗体沐浴、栉发、修剪指甲、趾甲。沐浴必须用淘米水,淘过的米则用于饭含。所谓饭含,即用米掺和珠玉填满死者的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缘生食,即使死去,也不能令死者口中空虚。而混合珠玉,则是习俗认为珠玉有益死者形体。饭含也分等级:周天子饭黍含玉,诸侯饭粱含璧,君夫人则只能饭粱含珠。

  为了保存华容夫人的尸首,动用了王宫冰室一半以上的藏冰,因而她的面容没有丝毫腐烂,美丽依旧,栩栩如生。宫女们均是服侍过她的旧人,想到夫人就此离开,而自己也要为夫人殉葬,都忍不住哭泣起来。

  之后是设袭,即为死者穿衣,用小珠玉填耳,方巾覆面,再将遗体装入丝质的布袋中,移入灵柩。再依次放入华容夫人生前用过的金银珠宝作为陪葬,最后合上棺盖,将白布覆盖在棺木上。

  本来按照传统礼仪,像华容夫人这样地位的人,国君都会亲自出面主持赠谥仪式,即根据死者生平事迹赠予一个谥号。但楚威王抱恙在身,就由令尹昭阳主持,华容夫人被加谥号为“敏”。

  按照当时习俗,人们有事出行,都要先向祖先行告诉之礼,人死后也是如此。因为华容夫人的尸首一直停放在雉门内的宗庙前,所以就省去了运输之苦,只需在灵柩前设置祖祭,与祖先告别即可。

  祖祭之后,便是正式的出殡。卫士们用辗轴1将棺木运到王宫西侧的码头。那里早停放有一只巨大的凤形王舟,船首悬挂着长尾青羽的旌旗,所以又称“青翰之舟”。王舟的最高等级是龙舟,只有国君和王后才能享用,华容夫人虽然生前得宠,但毕竟只是君夫人的名分,所以其灵柩只能乘坐凤舟。

  1辗轴:运载棺木的工具,下面无车轮,而是木轴。

  灵柩抬到凤舟上后,以江芈公主为首的重要的送葬人员相继登船。身份低下的大臣以及群臣赠送的各种助葬财物和车马只能乘坐凤舟后面的普通舟船。楚国有厚葬风气,除了有丰富的殉葬品外,还有人殉。事先选好的宫女、内侍以及刑徒们被卫士们押上一艘单独的大船,当华容夫人埋入荆台坟茔的时候,他们也将在那里结束自己的人生。

  12

  一行十余艘船浩浩荡荡地出发,由南至北行过新桥河,在板桥处拐上龙桥河,经西水门龙门出郢都城。行了不久后,即进入波澜壮阔的云梦泽。

  云梦泽西边是郁郁葱葱的陡峭山崖,东部则是辽阔无垠的湖面,景色奇丽,气象万千,有层峦叠嶂、烟波浩渺之致。

  江芈公主终于出来船舱,走到船头,凝视着眼前的美景。

  孟说上前道:“公主,再往前数里就是长江,臣预备今晚停靠在江边的沙洲歇息,公主以为如何?”江芈道:“嗯。”

  这是多日来江芈对孟说说的第一句话,虽然只有一个字,却令他喜不自胜,又道:“湖上风大,公主可别着了凉。”命宫女取来披风为公主披上。

  江芈还是第一次坐船在云梦泽中航行。人站立在船头,前面沧浪空阔,碧水一望无际,浩瀚无垠,犹如置身于大海之上。清风徐徐,水波不兴,却吹皱了湖水,恰如厚实的丝缎轻轻抖动,于凝重中透着温柔妩媚。远处芦荻青青,晴光波影中,有许多白色的水鸟展翅翱翔。风中传来轻快的歌声,那是打鱼的船夫们正在撒网。

  一时为美景炫目,公主忍不住赞叹道:“真美啊。”又问道:“这里就是昔日陶朱公和西施隐居的地方么?”

  孟说道:“听说陶朱公是住在湖东的一个小岛上,从我们现在的位置,往东大概还要走三百多里的水路。”

  江芈出神半晌,幽幽道:“真想去那里看看。”孟说道:“将来总有机会的。”江芈闻言,脸色登时黯淡了下来。

  孟说不知道又如何触怒了她,忙道:“公主……”江芈冷冷道:“你不必再说了。”赌气进了船舱。

  13

  到傍晚时,船队终于驶入了长江,景致登时为之一变——大江横流,惊涛拍岸,细浪喷雪,气势磅礴。凤舟在江中疾渡,上下起伏,汹涌澎湃,惊心动魄,最终穿透重重洪波,停靠在细沙如银的沙洲岸边,颇有力挽狂澜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