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郅玄第81节(1 / 2)





  后半夜落下一场小雨,雨中夹着雪子,隔着兽皮不算太冷,奈何落地融化,营地内外很快变得泥泞。

  狐商无心睡觉,举着火把和护卫一起巡视营地,检查大车上的蒙布,确保车上的粮食和麻不被雨淋湿。

  在众人的警惕和紧张情绪中,夜晚终于过去,旭日东升,天边腾起红光,笼罩一夜的雨云不见踪影。

  “收拾一下,准备出发!”

  地面泥泞,遇到较深的泥坑,车轮很可能陷进去。

  狐商有经验,特地派出几名奴隶在前方探路,将一人高的木棍插向地面,查看陷入的尺寸,能躲开大部分陷阱。

  郅玄下令建造新城,城内的道路四通八达,多数还铺有石料,加上有特地留出的水沟,自然不担心雨雪天气。

  城外没有这样的条件,又要忙于开荒和春耕,郅玄只能将修路计划延后。

  狐商一行沿途走来,前半段路泥泞难行,直至出现人烟,路才渐渐变得好走。同样都是土路,村前的路明显经过修整,没有积水,也没有能陷入车轮的泥坑。

  这些土路都是村人自发填平,搁在其他氏族的封地,简直不可想象。

  春耕时节,劳累一天后,主动抽出时间修路,不讨要任何报酬,说是天方夜谭都不为过。

  如此稀奇的事情偏偏就在郅地发生,而且不是个例,大部分村庄都在行动。

  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能拿起工具有一把子力气,都在雪融时忙碌起来,白天在田里干活,田里忙完就和村附近的土路较劲。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邑大夫透露公子玄有修路的打算,只是因春耕停止。属民们感念郅玄仁义,自动自发平整和清理道路。

  起初,众人是为报答郅玄,并未觉察到修路有什么用处。随着各村之间道路畅通,属民们逐渐发现交通便利对自己有多大的好处。

  有直通田间的土路,能避免每天在泥泞和草地中穿行。几村的壮丁结伴,就无需担心会有野兽埋伏。

  道路畅通连接各村,也方便在城内做工的人。以前天不亮就要出发,如今能再睡小半个时辰,吃一碗热腾腾的粟粥。

  随着郅地的路越修越长,越修越宽,往来的商队也开始增多。

  一些本是去往他处的队伍,偶然间发现通往村庄的道路,就会知道前方有人,很可能临时改变行程,前往村庄和新城兜售货物。虽然这么做的大多是小商队,但积少成多,人气不断聚集,新城的发展将更上一个台阶。

  狐商的队伍连续经过数个村落,都能看到穿着兽皮和麻衣的孩童。

  从衣着打扮看,他们都是庶人,却各个长得健壮。无论男孩女孩,全都面色红润,看不出半分菜色。

  几个六七岁的孩子在村前追逐,个头最高的孩子猛然向前一扑,成功制服小伙伴,反握住小伙伴的胳膊,高声道:“我长成要做卒伍,还要靠战功做甲士,为公子战!”

  孩子们打闹得欢快,狐商不由得被吸引。

  商队众人下意识减慢脚步,看着这些无忧无虑的孩童,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他们的认知中,即使是国人家的孩子,也少见这般健康活泼。尤其是冬天刚过,春耕刚刚开始,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家中的存粮肯定紧张,成人未必能吃饱,何况是孩子。

  眼前一幕却打破他们的认知。

  庶人家中的孩子都能如此,国人家中的更加不会饿到。

  如果是个别,倒也不算稀奇。可他们走过数个村庄,几乎每个村中都一样。这么多健康的孩子,实在是太过罕见。

  想到自己年幼时家中的情况,众人不免唏嘘。

  狐商小时候没有挨饿,可他经历过三个兄弟姊妹的死亡。他们不是吃不饱,而是得了病没能医好,最终回天乏术。

  眼前的村庄和健康的孩子让狐商感慨,他十分清楚,想要做到这个地步,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思及背后的能量,他更加庆幸自己能够投靠郅玄,被对方所用。投靠这样的公子,狐商有信心,家族能繁盛数代。只要儿孙不作死,改换门庭也未必不能实现。

  商队停在村前许久,引来村人注意。

  孩童们不再打闹,陆续返回家中,背起筐子,结伴去村后的山上挖野菜。留在村中的老人走上前,询问狐商一行是往何处,是不是有货物要卖。

  说话时,参与开荒的几个人跑回来,一边跑一边喊,说是烧草时发现了野猪,那边的人正想法拦截,需要更多人手。

  “我们腿脚快回来送信,这么大的野猪有一百多头,还有小野猪。林子里还跑出来獐子,石还发现一个蛇窝,好家伙,这么粗的大蛇,比我腰都粗,八成能吞下一个人!”

  年轻的村民见到老人,嘴巴停不住,一边用手比划,一边将之前遇到的事全都说了出来。

  老人吃了一惊,忙让人从村子里牵来马,让年轻的村人上马,立即去城内送信。

  “快去,别耽搁!”

  年轻人连水都没喝一口,直接跃身上马赶往城内。

  不等老人再开口,狐商表明他的目的地也是新城,运送的货物都将在城内出售。随即在老人的目送下带着队伍出发,跟在年轻村民身后赶往新城。

  公子府内,郅玄展开赵颢来信。信中内容有些长,除了问候和表达思念,还提及两人成婚的具体地点。

  不久前,北安国行人抵达西都城,奉北安侯旨意,就婚盟一事同西原国展开商讨。

  由于两人的婚盟具有特殊性,两国都是初次遇到,故而商定,婚礼可以早些举行,但仪式绝不能简单,过程会有史官专门记录,上至两国国君下至两国氏族,都必须打起精神,不能有半点疏忽。

  西原国和北安国都是大国,国君奉人王命镇守一方。

  从国力相比,彼此势均力敌。从武力值论,双方也是旗鼓相当。

  两国国君不提,氏族都在暗中角力,谁也不甘示弱。具体就体现在两位公子的聘礼和嫁妆上。

  你国公子有的我国公子也有,我国公子有的你国公子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