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郅玄第56节(1 / 2)





  不同的是,赵颢的队伍中没有巫医,而是多出一名宗人和一名史官。

  宗人名辛,三代之前从家族别出。初代家主受封池地,固称池辛。

  史官名为录,氏为言,自初代人王大封诸侯,家族就已存在。历代家族成员均为史官,别出的家族子弟分散各国,同样以史官传承。

  各诸侯国都流传一句话,惹谁也不要惹言氏本家,更不要妄图威胁他们,否则,天晓得哪天会跳出一支血脉,将施暴者所做的事记录下来传于后世。

  宗人池辛和史官言录是奉北安侯旨意随赵颢出行。

  离开北都城时,他们都以为赵颢和郅玄见面是为边地之事。两国比邻,两位公子皆奉命戍边,说不定哪天就要一起扫胡,提前见面谈一谈也是题中之义。

  结果到了赵地,却见到盛装打扮的公子颢。

  即使见多了容貌过人的氏族公子,两人仍被晃得短暂失神。稍微缓过劲来,就被告知此行是为商定婚事。

  婚事?

  谁的婚事?

  “我与公子玄。”

  赵颢说得云淡风轻,却如同惊雷在两人头顶炸响。

  为免节外生枝,北安侯和世子瑒均对赵颢的婚事守口如瓶,等一切尘埃落定才会公布。抵达赵地之前,宗人和史官都被蒙在鼓里。听赵颢亲口提及,没有任何准备,一起愣在当场。

  等回过神来,两人认真想想,这桩婚事如能达成,似乎十分不错?

  公子玄和公子颢身份相当,且有不错的名声,就封之后,据说将封地治理得井井有条,令戎人不敢犯,无论怎么看都是良配。

  关于是男人这一点,宗人表示家族礼法中并无相关记载,既无记载就不应阻拦。史官回忆史料,也无相关内容。没有可追溯的历史,就没有反对的理由。

  何况以公子颢的身份地位,同郅玄联姻利大于弊,远胜迎娶诸侯国的女公子和国内氏族女子。

  想清楚之后,宗人和史官也明白了北安侯派他们过来的理由。

  两人一起拱手,承诺一定认真履行职责。

  “善。”公子颢十分满意。

  队伍出发时,宗人用绢写下相关礼仪,确保没有任何遗漏。史官也备好大量竹简,准备详细记录整个过程。

  车驾行到中途,队伍短暂休息时,史官打开竹简,准备写下开篇。

  落笔不到两行,史官突然停住。

  既为婚姻,自然有固定的开篇语句。但两位公子身份相当,地位对等,嫁娶都有可能。这该如何记录?

  史官拿着刀笔,面对空空的竹简,生平第一次犯难。

  第五十四章

  郅玄的队伍离开封地,出了西原国境,需要经过一片山谷才能抵达目的地。

  山谷中草木茂盛,深秋时节亦不枯萎。

  谷内长有大片果树,成熟的果子已被摘去,树枝上零星挂着几颗青果,形状像梨,只有李子大小,味道十分酸涩,连鸟和虫子都不会吃。

  队伍经过山谷时,前方的甲士察觉异状,立即从队伍中驰出,策马来到树下,用绳索套出两个蓬头垢面的野人。

  野人身上没有一丝布,年长的在腰间缠着树叶和树皮,另一个年纪小的则什么都没穿,倒是手里紧紧抓着一条蛇,蛇头已经被嚼碎,蛇尾还在左右晃动。

  “公子,应是山谷中的野人。”甲士口中道。

  “带上前来。”郅玄心生好奇,命甲士把人带到近前。

  两个野人似乎不会说话,因惧怕发出支支吾吾的声音。被按压在地上,不断抬头向郅玄呲牙,一口臭气顺风飘来,郅玄被熏得想要流泪,当即令甲士止步,别再靠得更紧。

  他见过逃入荒野的犯人,同样背负野人之名,却和眼前这两位完全不一样。

  从外形看他们的的确确是人,和西原国人没有任何区别。因长时间隐匿荒野,从未接触过文明,行为更接近野兽,找不出人类的痕迹。

  “公子,要如何处置?”甲士问道。

  在国人的观念中,野人根本不能称之为人,连奴隶都比不上,同山中野兽无异。

  郅玄却不这样认为。

  野人一样是人,只是生活环境不同,才导致他们和正常人不同。就像后世偶尔会出现的狼孩豹孩一样。

  郅玄让甲士把人放掉,只要他们不主动袭击,无需再管他们。

  巫医对郅玄的决定十分赞成。并非出于仁慈之心,而是此行十分重要,不宜在途中大开杀戒。至于祭祀时的牺牲,那就另当别论。

  “诺!”

  甲士听从命令,将抓到的野人带到远处,解开他们身上的绳子,其后策马离开。

  两个野人惊魂未定,目送甲士归列,庞大的队伍离开山谷,才转身向后跑,找到一处隐蔽的山洞,拨开洞口的藤蔓,一前一后钻了进去。

  从外边看,山洞入口不大,成年人需弯腰才能进入。进到里面才会发现,这里实则别有洞天。

  两人走过狭长黝黑的通道,又进到一个洞口,眼前豁然开朗。

  高过十米的巨型岩洞凿空山体,风从洞顶吹入,带走难闻的气味和烟气。一条小河在洞底穿行,顺着岩石的裂缝沉入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