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郅玄第39节(1 / 2)





  “谢公子赐食!”人群再一次沸腾。

  城内容纳不下所有人,在府令的安排下,庖和侍人直接在城外架起火堆。

  手艺精湛的庖围着犀牛走过两圈,亲自动手解开绳网,取下犀牛身上的箭矢,一一剔出扎穿犀牛皮的木刺,从犀牛腹部下刀。

  剥下的犀牛皮伤痕累累,需要特殊炮制才能保存。

  在庖的手下,犀牛的肉和骨头迅速分离,内脏也没浪费,取能吃的部位洗净,切块在锅内熬煮。

  很快,水汽沸腾,肉汤的香味开始飘散。架上的烤肉也滴出油脂,落在火堆中,发出一声声爆响。

  一头犀牛的肉足够所有人吃饱,连奴隶的肉汤里都有小块内脏和带肉的骨头。

  巫医亲自动手,将犀牛头顶的肉切下来,未加任何调料,直接给郅玄送上。

  “公子勇武,当食。”

  知晓这是一种古老的部落礼仪,郅玄没有拒绝。

  肉的味道很难形容,没加调料,连盐都没有,还有点焦,郅玄几乎嚼都没嚼就吞进了肚子里。

  当夜,众人饱餐一顿,直至天明方才散去。

  他们全都精神抖擞,压根没打算补眠,该去工地的去工地,该伐木的伐木,连到田间浇水的都精神百倍。

  郅玄将狼群交给巫医,说明自己的打算,在对方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后,才放心回到家中。

  困意涌上,郅玄连打几个哈欠,想到要紧事,让人送来冷水,扑在脸上,让自己保持清醒,随后铺开竹简,准备给西都城内写信。

  信的内容很简单,告知对方自己猎到一头犀牛,取下犀牛皮、犀牛角和完整的头骨,打算贡入中都。这样能载入青史的好事可是千载难逢,有没有兴趣署名?

  当然,署名不能白署,总要给些好处。粮食牲畜都可以,盐也行,他统统都可以,完全不挑。

  不过时间有限,在收到信后最好尽快做出决定,否则时间一到,他就会自行组织起去中都的队伍。

  越过国君,以公子的身份入贡多少会引来非议。但他如今受封三地,为国戍边,以郅、丰、凉三地之主的身份入贡,等同一方大氏族,没人能挑出理来。

  书信写好,郅玄从头至尾看过一遍,确定没有任何问题,才用布袋封好,在袋口插上竹简,写明收信人。随即召来府令,交代他安排人手,快马加鞭送去西都城。

  之所以如此着急,一来是天气太热,犀牛皮经过炮制,尚可以长时间保存,犀牛头骨保存不善则会出现问题。所谓夜长梦多,自然要尽快送去中都城。

  其次,他带来的粮食虽然不少,数月只有消耗不见补充,迟早是个问题。必须设法储备一些,为明年的开荒做准备。

  再次,他离开西都城这么长时间,不能一直没有动静。

  闷声发大财的计划早成泡影,只有在必要的时候展示实力,彰显一下存在感,让各方都清楚看到,才更有利于今后发展。

  猎犀入贡是个极好的机会,他相信西原侯和六卿都无法拒绝他的提议,哪怕肉疼,该给的还是要给。

  在给粟虎和范绪的信中,郅玄多提了几句,相比给其他人开出的条件,两人需要付出的就少了很多。

  可以少给,但不能不给。

  只有双方的利益都能满足,彼此都知道对方的底线,保持一定平衡,合作才能继续下去。

  书信送出后,郅玄放下一件心事,开始考虑房屋建好之后,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分给属民。

  升米恩斗米仇,这句话的道理他再清楚不过。

  给工地和林场提供饭食,可以视为劳力交换,卒伍额外得的一餐也勉强说得过去。

  接下来,他就要慢慢开始收紧。

  按照郅玄的计划,现在的城池实在太小,早晚要搬离。工地上建造的排屋就是新城的雏形。

  新城之外,军营也要扩建。

  新军人数早晚要召齐,现有的营房不够容纳一支万人军队,与其到时手忙脚乱,不如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安排。

  郅玄一边想着,一边在竹简上刻画,理顺有些杂乱的念头。

  在他忙于落笔时,府令安排的人已经出发,携带他的书信,风驰电掣赶往西都城。

  与此同时,另有两支队伍也在日夜兼程,从不同方向赶往郅地。

  其中一支带来凉地县大夫洛弓的消息,另外一支则来自北安国,身上携带着赵颢的亲笔书信。

  第三十九章

  凉地位于西原国最北,境内多草场丘陵,少耕地,属民多以放牧为生。

  因同草原接壤,凉地时常遭遇戎狄部落侵扰。为能自保,生活在这里的人性情彪悍,无论男女均能上马作战。

  洛弓抵达凉地之前,上一任县大夫即被召走,留下空荡荡的府邸,还有大堆落灰的竹简。

  简单了解过情况,洛弓连续数日召邑大夫议事,其后派出心腹,一个村落一个村落统计人口,国人、庶人和奴隶分别造册。最终统计出,凉地国人庶人共二百一十三户,奴隶数量不多,仅一百人左右。

  之所以如此,并非凉地国人不好战功,而是土地贫瘠,大多数人家都依靠放牧维持生计,不需要大面积开荒种田,就不需要太多奴隶。凉地人十分务实,大多以战功换了牛羊,仅有部分需要奴隶,用来耕种少数熟田。

  洛弓抵达之前,逢青黄不接的季节,凉地连遭数次胡患。属民再是强悍,遇到十几倍于几的狄戎也没办法轻易取胜。

  几次袭击中,总会有一两座村庄被攻破,村人饲养的牛羊被抢走,家中也被洗劫一空。

  凡是居住在凉地的人,都和狄戎有着血海深仇。无论哪个村庄,也无论国人庶人,甚至是奴隶,都对这些强盗恨得咬牙切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