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节(1 / 2)





  翠儿歪着脑袋想了想,“三婶说,姐姐还小不会纳鞋子,我们一年过去了脚都大了不少,刚好在给喜妞纳鞋子也顺道帮我们纳了几双,大哥二哥的她卯不准,也就没做。”

  “那三婶别的没说了?”宝儿自己也试穿了一下,也偏大了一些些,不过天再冷一些袜子穿的厚实了,套进去也刚刚好,“三婶还说,让我要是觉得无聊可以去找喜菊玩。”

  这话之前进屋子酒的时候李氏也说过,宝儿当初认为是随便说说的,按照大哥说的话,这开了春爷爷家就快要分家了,她可不想参与任何沈老爹家分家的事。

  于是她摸摸翠儿的头,“现在天冷,等明年天暖和了再去找她玩罢,你要是觉得无聊,可以去王二婶家看看小妞。”

  将鞋子收了起来,宝儿准备做晚饭,门口传来喊门声,宝儿出去一看,一个身穿玫红袄子,侧鬓处还带着一朵大红的小簪花,咯吱窝袄子处还吊着块帕子,站在篱笆门外正看着她们家。

  “这是沈大柱家的么。”那人看到宝儿出来开门,进来就是环视了下四周,似乎在考量些什么。

  “大婶请问你是?”

  “大喜事,天大的喜事哟~”

  ☆、第三十章所谓破婚事

  那婶子一拍大腿,拿着手中的帕子朝着宝儿一挥,“当然是好事来找你们了,我是来找你家大哥的。”

  这不就是媒婆的架势么,宝儿见过黄媒婆好几次,也知道眼前这位不是自己村子上的,难道大哥的名声都远扬到了别村了不成,不知道她的具体来意,宝儿还是请她进了屋子,“我哥哥去了地里,还没回来,你找我大哥什么事。”

  陈媒婆拿着帕子捂着嘴咯咯地笑着,“当然是好事啦,我来给你们家大哥说媒的。”

  “婶子你是哪个村上的啊?”

  “翠河村的,就是溪口村再过去一个。”陈媒婆的声音亮的有些尖细,宝儿让翠儿坐的里面些,免得被这高分贝影响了听觉,溪口村是宝儿姥姥关氏的村子,还要过去一些,那岂不是来去也不少路,这房子才落成几天,宝儿可不太相信自己大哥的魅力能传播到那么远,那就是自己村上有翠河村嫁过来的人回去说的。

  “翠河村啊,那真的是挺远的,婶子你这么辛苦大老远来这里,先喝口水吧,咱家也没啥拿的出手的。”宝儿去灶间倒了些热水出来递给她,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过了一会禄德禄生他们就回来了,小栓刚进门就打了个喷嚏,正奇怪屋子里怎么多了股怪味,仰头才看到炕上坐着一个不认识的大妈。

  陈媒婆看到了小栓觉得十分可爱,就像抱着亲一口,没等亲近他小栓就捏着鼻子跑开了,陈媒婆悻悻地坐在那里,这劣质的脂粉味飘满了整个屋子。

  禄德洗过脚进来才看到她,也不知其身份,点头叫了声婶子便和宝儿说,“萝卜都放在外头了,我去把猪食剁了。”

  “诶,别走了,这就是你大哥沈禄德了吧,瞧瞧这模样,长的真是俊啊。”陈媒婆喊住了他,禄生出去剁猪食了,禄德看着陈媒婆有些不解,“小伙子,你今年可十五了?”

  再看看她装扮和问话,心里估摸着也猜出了□分,看向宝儿,宝儿也是一脸的不清楚,于是坐了下来,等着陈媒婆继续说。

  “我这是给你们家做媒来了,我们翠河村啊有一户人家,生了一个闺女两个儿子,家里有着不少的地,种不完都租了出去,他家呢就想给闺女找个好一些的人家,这主要是想找一个人好点的,踏实肯干的小伙子。”

  不挑家世挑人品,宝儿出言打断她,“大婶,我家大哥不入赘。”

  “傻丫头,谁让你家大哥入赘了。”陈媒婆笑的快要把头上的簪花都给抖下来了,“自然是你家大哥娶嫂子回来了。”

  宝儿看向禄德,“那为什么大老远来咱们村,舍不得闺女的应该找自己村的,凡是也好有个照应不是么?”

  “那还不是打听来打听去也没遇到好的,他们家也不求别的,后来听了你们村上一个回去省亲的人说起了你们家大哥,这带着你们几个弟弟妹妹过上好日子起的新房子的,肯定是个踏实的小伙子,这家里没几个钱不要紧,只要小两口以后好好过日子的,自然也会像样的不是,若是找个条件不错的,不踏实的,这日子也不好过啊你说是不?”陈媒婆一张巧嘴把那人许姓人家如何两年寻不到好女婿,姑娘年纪又拖到了十三也没定亲,如今听说有个好的,自然是前来让媒婆看看先。

  宝儿听着也觉得合情合理,过了年就十四了,在这里做姑娘家的亲事都还没定下的,确实着急了。

  陈媒婆的意思也很明白了,不嫌弃你们家没钱,他们许家有钱,只要大哥对人家闺女好,都不是问题,但是这不就是变相的入赘么,尤其是当陈媒婆说出口,要求也不多,第一个孩子姓许就成了的时候,宝儿和禄德的脸都黑了下来。

  “大婶,咱家是没有别家的如意,早早爹娘去了,但是也不至于大嫂进了门以后生的孩子还要姓别家的,咱们家也不是养不起一口人。”

  陈媒婆见他们脸色一变急忙换了说法,“这不过也是他们的想法,这不做他家的姓也成的,主要还是人好,人好。”陈媒婆想起来之前许家人的嘱咐,急忙改了口,宝儿再听她这么说已经不满意了,这不是诚心来的,看笑话的成分还大一些,我看你们家可怜,娶不到媳妇,不如这样,你儿子入赘到咱们家来,咱们家有钱!

  “大婶,这翠河村也是个不小的村子,怎么会没有踏实的小伙子呢,再不济还有翠河村邻口的村子,既然你说了他们疼闺女,肯定不舍得嫁过来这么远,咱们家没公公婆婆,嫂子来了要干的活多了,按照你说的那姐姐肯定也是个娇惯的,我们嘴多做活的人少,我看那姐姐怕是适应不来的。”宝儿想了一下开口道,陈媒婆有些不以为然,“许家的嫁妆可是有三十两银子。”

  又是一个高价的,宝儿轻哼了一声,一个是求娶,一个是嫁人,求娶的人家二十两是嫁给了一个死了好几任妻子的老汉,这个出的嫁妆这么高,宝儿很难相信这个新娘是个没问题的。

  “陈大婶是吧,咱们家不允这门亲事,天色不早了,您还要赶回去,就不留您了。”一直沉默的禄德忽然开口。

  陈媒婆这会才有些着急,“小伙子,这钱你可以留着给你弟弟念书,还可以留着给你弟弟娶媳妇,这许家姑娘可真是个水灵的,若要我说,你们俩配在一起啊,那可是绝配!”

  拿着人家的嫁妆来养活自家人,亏她也说得出口,但凡有骨气的也不会愿意,再说他们家是有穷到这地步么,想到这里,宝儿笑着打断陈媒婆的话,“大婶,这大老远的亲事咱家也攀不起,我们家就想找个熟悉些的,这啥都不清楚的心里也没底,所以不打算找这个远的,您抱着这份子的嫁妆肯定很多人愿意娶许家的闺女也一定会对她好的,咱们家暂时没这么心思,您看我大哥说的也没错,天色也不早了,您要赶路还是得趁早,这山路黑了就不好走,咱就不留你了。”

  说着就下床要送陈媒婆出去,这陈媒婆好说歹说宝儿始终是笑盈盈地,送到了门口还给她开了门,站在门口等着她出去,陈媒婆尴尬地走了出去,末了还不甘心的朝着站在门口的禄德喊道,“小伙子,这好亲事你真的不要啊,真是个傻孩子啊。”说罢跺了下脚走了。

  宝儿回头看着自家大哥,一脸的平静,就好像陈媒婆没有出现过那样,站在门口微笑着看着她,“晚上吃什么?”

  宝儿心里一发酸,她可没觉得这哪来的媒婆真是好心介绍个什么人家,嘴上没说出口,心里却早就在想,这姑娘家的该不会是缺胳膊少腿的,否则哪能如此卖女儿不算还倒贴钱来着,三十两银子当嫁妆对小农家来说是笔大数目,四叔娶那郑家的女儿也出了二十两的聘礼,越多宝儿心里就越觉得不靠谱。

  陈媒婆走后第二天,宝儿就让王二婶帮忙打听了这翠河村的许家,得到的消息竟然如此雷人,许家的条件确实和陈媒婆说的一样,家里良田很多,种不完的还收租,在村里也算是数一数二的有钱人家,有三个孩子,大女儿今年十三岁,长的也还过得去,但是小时候发高烧给烧坏了脑子,成了个傻的,心智一直保持在小时候,许家有钱也养得起这么个闺女,但是又舍不得她孤独终老,万一有一天他们走了两个儿子照顾的不尽心,他们家丫头就苦了,于是决定招个上门女婿。

  这按照他家的条件,招个女婿还是有的,再说不是打娘胎是傻的,后来才傻,据说没傻前机灵的很,所以不少有好吃懒做的,也有家里穷的踏实肯干的愿意倒插门,可许家闺女不乐意了啊,不乐意的原因很简单啊,他们都不够俊啊,没隔壁家的阿生哥俊啊。

  话说着许家女干过的最惊天动地的事就是在她十一岁那年自己爹娘急着为自己张罗倒插门的女婿的时刻,在那阿生哥路过自家门口的时候,冲出去抱住人家,极为深情的用那二百五的眼神直勾勾地望着他说,“我要嫁给你,我要为你生孩子。”

  那阿生哥连着几天做噩梦之后,没出三月就订了亲,隔年就成亲了。

  许家闺女在家在无理取闹,那阿生哥也不是自家人,他们家也没有到地头蛇的境地可以逼迫人家,于是许家人安慰她,俊没有用,重要的是对她好,可是道理讲的通么,你对个好吃懒做不高兴甩手打人砸东西的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是许家闺女呢,她是个傻的啊,傻的能动之以情么,她可以一个不爽就和你动之以武,上门愿意做女婿的十个有七个接受了她当面一巴掌鞋印。

  于是,两年后,在翠河村以及宝儿姥姥家的溪口村都有了她的臭名之后,许家二老不得不把目光放的更远,于是爪子就伸到宝儿家来了。

  宝儿听完后足足惊诧了好一会,随即心中就燃起了一把怒火,她猜是一回事,这听到事实又是一回事,谁那么看不得她家好,这么想要给她家使绊子,这哪里是说亲事,就是来触霉头的,感情她家就只有傻子才会愿意嫁进来!

  宝儿气的握紧着拳头,欺人太甚!

  王二婶见宝儿气的脸都咋呼红了,将她揽在怀里轻轻拍着安慰,“别往心里去,有些人就是见不得你们家好了,这日子还得往后过呢,好不好还不是你们说了算。”

  宝儿闭着眼安静了会,再睁眼的时候已经没有刚才那么盛怒了,她还不打算给大哥去说亲了,自家日子过好喽,她沈宝儿要等着别人家的上门来求嫁,坐着挑嫂子!

  ☆、第三十一章童言无忌

  想到这里,宝儿的心里舒缓了一些,从王二婶怀里探头出来,发现躺在炕头上的小妞正努力撇头过来看自己,但是无奈枕头固定着头型,只能眼睛往这出声的地方瞄两眼,这婴儿真是几日不见就长大了一些,宝儿抓着小棉袄里的小手,咿咿呀呀地哄着小妞。

  陈媒婆上门一事,村里真没传出什么话来,宝儿往猪圈里扔了一些晒干的稻草,又将一些稻草扎成了排盖在鸡舍和猪圈的上面,家里收了不少鸡蛋,宝儿赶在下雪之前想着进城把上回的苞米给取回来,不然哪天一下大学,封了山路就去不了县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