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十七章情景再现

第九十七章情景再现

皇上看着跪在地下的齐湛,一声长叹:“这一段真相,并非朕刻意隐瞒,而是朕有愧,不敢告诉你。即便过了这么多年,朕都无法替你父亲伸冤,即便告诉你,又有什么用呢,不过是多了一个人和朕一样寝食难安罢了。”

只怕已经有人和皇上一样寝食难安了,阮氏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不过听到皇上这样讲,齐湛还是非常感动的。

齐湛以首触地,道:“皇上一片苦心,臣感激无以言表,可令臣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连皇上都不愿意讲出来的事情,凶手竟嚣张到自己讲出来,可见他们是有多有恃无恐。”

“他们有靠山,自然有恃无恐了。”宫中人多耳杂,皇上非常谨慎,到底是没把“太后”二字讲出来。

齐湛伏在地上,道:“皇上,既然凶手自己承认了罪行,您就把真相告诉臣吧。”

皇上道:“当年朕只有七岁,记得不全,只知道当时太后召集你的父亲,顾廷鹤、孟德昭和于书立议政,顾廷鹤、孟德昭和于书立认同太后的提议,而你的父亲,与他们的政见相左。他们说着说着,吵了起来,朕正想要让起居郎去劝一劝,却见你的父亲面色发青,呼吸急促,眨眼间就倒在了地上。”

起居郎?是了,作为记录帝王言行的史官,皇上御书房议事,他自然是要随侍在侧的。只是那起居注连皇上都不能亲阅,所以他们都把他给忘了。

齐湛听到齐光耀面色发青,倒在地上时,眼圈不由得开始发红:“皇上,臣的父亲,就这样去了么?死在了御书房内?”

皇上道:“当时,朕第一时间传了太医,但还是太迟了,等太医赶到时,已经无力回天了。”

这就是当年他父亲猝死的真相吗?不,他还有很多疑问,这顶多算是当时现场的情景描述而已。齐湛问道:“皇上,臣有一事不明,臣父亲的身体一向康健,臣母亲曾告诉过臣,他几乎从来不生病的,怎么会因为和同僚们争吵了几句,就倒地身亡呢?这也太不符合常理了。”

“不止是你,所有的人都认为不符合常理,所以才没有人敢验尸。”皇上道。

“因为不符合常理,所以没有人敢验尸?”齐湛惊讶道,“为什么?”

“因为当时的顾廷鹤、孟德昭和于书立,也不是铁板一块。”皇上露出嘲讽的笑容来,“太后担心是真有人下了毒,才导致了你父亲的死,所以不敢验尸。顾廷鹤、孟德昭和于书立都是太后中意的臣子,她得保下他们,不能让他们出现意外。”

太后为了保护顾廷鹤、孟德昭和于书立,所以不许人验尸?同样是朝廷重臣,他父亲的命就不如他们的?!齐湛的眼圈又红了,这次却是气的。他努力平复了一下心情,又问皇上道:“皇上,就算太后不许人验尸,那臣的父亲挺多也就算个死因不明,为何最后却成了罪臣?这罪名,是他生前就犯下的,还是死后被人硬安上去的?”

到底是状元郎,一问就问到点子上了。皇上沉默了一会儿,脸上渐渐浮现出愧疚的表情来:“你的父亲,时任户部尚书,内阁大臣,朝廷一品大员,若只是个死因不明,家人门生必定会追究,到时真实死因一旦被挖出来,顾廷鹤等人照样保不住。”

“所以,就硬生生给臣的父亲安上了贪赃枉法的罪名,让他成了罪臣,是吗?”齐湛说着说着,语带哽咽,“因为只有罪臣的家人和门生,才不会追究他的死因,自己保命都来不及了,谁还会顾及他呢。”

事实上也是如此,当年齐光耀获罪的消息传来,齐家连丧事都不敢大办,匆匆埋葬了齐光耀,就在靖安伯的帮助下,远走他乡了。为了不连累族人,远在武昌府的齐家,更是和他们母子断绝了来往。他们母子俩,就这样孤苦伶仃,相依为命,在杭州漂泊了这么些年。

太苦了,但比起齐光耀,这都算不得什么。他的父亲,含冤而死,还被栽赃罪名,这得是多大的冤屈,如今还害得他母亲也含恨而去。

齐湛抬起袖子,拭去眼角的泪水,问皇上道:“皇上,当初究竟是谁下毒?您事后可有察觉?”

皇上道:“朕自然查过,不仅暗着查,明着也用言语试探,但他们都是人精,无论朕如何试探,什么也不肯吐露,朕派去暗查的人,也是一无所获。”

连皇上都查不出来的真相,他能有办法吗?齐湛一时心情低落,没有讲话。

皇上见他这个样子,心情也非常不好:“澄泓,都怪朕这个皇上无能,连自己的臣子都保不住,让他惨死在御书房,还不能为他鸣冤,还他一个公道。你放心,等朕执掌大权之日,就是让你父亲沉冤得雪之日。”

皇上虽然早已亲政,但太后迟迟不肯还权,导致他处处受到牵制,不敢将当年的真相公之于众。

齐湛可不敢让皇上愧疚,忙道:“都怪臣不好,好容易能助皇上一臂之力,却马上要丁忧回乡,让皇上一人孤军奋战了。”

皇上正要说什么,突然想起一件事来,问道:“澄泓,你父亲葬在哪里?”

齐湛道:“回皇上,臣的父亲,就葬在京郊,当时情况紧急,族中又与我们划清了界限,所以并未将臣父亲的尸骨运回家乡。”

皇上道:“那何不将你母亲也葬在京郊,与你父亲合葬?等到你父亲沉冤得雪后,再一起归乡?”

皇上的意图很明显,是希望他留在京城守孝,那样即便没有在朝为官,一样能为他出谋划策。

皇上的意思,不能违背,而且他的提议很合理,这应该也是阮氏希望看到的局面,于是齐湛叩首谢恩:“多谢皇上提议,臣盼着臣的父亲早日沉冤得雪的那一天。”

皇上点点头,压低了声音:“朕许你私下去找证据,若是遇到困难,尽管来找朕,但千万不要让太后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