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0625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1 / 2)


这段时间事情还是挺多的,总是会让自己找一个事情做对于他们来说,这一切都非常的重要。

方中愈其实现在也在暗自派人调查中。

之前大明报不仅仅是有皇帝朱允炆的分子,还有那些勋贵们的份子。

所以如今大明成立宣传部的事情,那些人肯定也是会介入其中的说不定也有自己推选的人选。

方中愈现在这样做也是因为王师兄有着别人没有的优势,当然这种优势如果皇帝朱允文不看重的话,那也就不是优势了。

这些日子对于不少人来说,其实是很难熬的。

毕竟这段时间要决定的事情太多了。

就算是朝廷没有想过一次性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

但是也要一步一步的做下去。

不说别的,光是组建新部门,还有各个部门接下来的计划,都已经让他们应接不暇了。

忙不过来,是每个部门现在最大的感触,他们的人还是太少了呀。

各个部门都在加班加点的做事情。

最重要的是建文皇帝,朱允文和方中愈似乎都考虑的很清楚,他们现在的默契度已经非常高了。

虽说如今还没有到最后,要给勋贵们算份子钱分红的时候,但是大家都眼巴巴的看着呢。

之前因为战争的情况,所以消费颇多,他们也是能够理解的,但是如今战争已经结束了,他们想要收回自己的利息,也是应该的。

他们可是人精,谁都不想吃亏?所以这段时间都或多或少的在打听着这个事儿呢。

现在还是大明,刚刚开过35年,所以没有后世那么严重的土地兼并。

很多情况下也没有受到阻碍。

恰恰相反,他们还得到了不少的回馈。

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是当年中原王朝所定下的政策。

他们肯定是有特权的那就是免税读书人中了举人家里是可以免税的。

所以后来就有越来越多的土地兼并。

按理说朝廷的官员们是可以发现这些问题的,但是偏偏因为局限性他没有觉得利益使然越来越多的人把这一项当做剥削老百姓的法宝。

这是为什么,一旦遇到天灾,那些字根的农民们都会破产,饿肚子,甚至是到最后饿死了。

但是那些师生们确不一样,因为他们不需要浇水,那么最后就能扛过去。

如今朝廷还没有到那种疾病,重重不能更改的地步。

制定规则的人也不一定都是那些特定的人。

虽然他们如今都不是好欺负的。

但是如果能够给他们足够的利益。

自然是能让很多人愿意做的。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折腾,中愈在最后的时间内。

各个部门上交了,第一份草案。

这是由方中愈带领着他的幕僚团队修改之后,然后统一交给朝廷的。

在上次开会之后,朝廷又把这些草案发给了那些部门,由他们部门对自己部门内部做统一修改。

这也是为什么拖了这么久才上交。

以前他们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情。

大不了按照以前的方法照搬来做,但是如今他们发现方中愈掺和进来了之后就没有办法用以前的老办法了。

毕竟方中愈所提供那些东西在他们来看都是有道理的,虽然执行起来比较困难,但是如果不做的话,会让后世的人戳他们的脊梁骨的。

所以那些人都只是短暂的,犹豫之后就当机立断决定要让部门的人赶快动手加紧学习。

如今建文皇帝朱允文开朝会都是在大的地方开,因为那样可以容纳更多的人。

礼部也顾不上批评建文皇帝有些失礼了,毕竟这是一个事实人越多,讨论的越多,这样的场面也会越来越多,所以再挤在一个小的地方就没什么必要了。

“诸位爱卿,朕已经看了,你们所成交上来的内容。对于朕来说,朕希望大明的天下长治久安。从历史可以看来,大唐享国最久,但终究没有超过300年。我大明若是能够超过300年,便是天下一等一的王朝。如今这份草案朕决定赐名为建文第一个五年计划。五年计划的意思你们也懂那就是花五年的时间实现这里面百分之八十的内容,相信你们对自己所做的这些事情就算是一个承诺。那么给朕和你们五年的时间,朕希望五年之后可以看到不一样的大明。”

建文皇帝朱允炆非常高兴的看着,其他人对于他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毕竟他希望自己能够盯着他们,然后让他们做好这件事情。

五年计划也是之前他跟方中愈商量好的,三年的时间太短,十年的时间又太长,所以最后选择了五年计划,这也是方中愈根据后市之中华夏所遵循的计划准则,那就是国家控制一方面,朝廷控制一方面,地方官府控制一方面。

但是总的方面来说,不能突破这个界限。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时代最大的好处,那就是大家对于朝廷和官府还是挺敬畏的。

朝廷和官府宣扬的不一定是好事,老百姓们也许会暗地里咋骂官府和朝廷,但是最后如果能给老百姓们带来好处的话,他们依然会尊敬就好比为什么包青天可以流传千古?

那些受百姓爱戴的好官为什么在离开的时候收到万民伞?

道理也很简单,那就是他们为百姓们创造了好的一或者说让他们的生活更美好。

众位大臣们相识一他们从屋里朱允炆的话中,也看出了他的决心。

这样的话,他们的心里也靠谱一些了,毕竟之前总觉得进入皇帝朱允文在折腾,但是如今朝廷能够举全国之力来做这些事情的话,自然是对他们有好处的。

大明报能带来多大的利润,他们并不清楚,但是行业印刷协会现在有不断的新技术出现这就足以说明在这上面是有利可图的。

他们虽然不擅长此道,但是大局观还是有的,要是能够有更多这样的行业出现保不准自己的手下或者是治下就能出一些大的攻击。

做官也是需要工具的,想要升迁想要做更高的位置,自然要做出让别人幸福的理由就算是走后门,让你身上来的华没有过高的印记,也是做不了的。

有得必有失,这是大家早就知道的道理,所以如今他们得到了可以改变自己部门命运的机会,但是失去的就是那些权利。

这个道理对于他们来说也很简单,因为他们现在已经在逐渐的把自己的部门的职能清晰化明细化一条一条列清楚,按照之前大明律也就是太后的意思进行修改,整理行不在这一段时间花了很大的内容,还有大理寺也参与了其中。

方中愈的改革方案里面也有关于他们的当然只是其中一些,具体的建议,他毕竟不是学法律的,所以能记得的只有部分内容。

但是他的建议已经对于如今的大理寺和刑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了,也是非常超前了的一点灵光就可以甸上很多人那是因为到了这个地步,积攒的力量已经足够了,所以自然而然就有一种突破的感觉。

“臣等遵旨。”

因为具体的方案之前都已经讨论过了,如今上交了草案修改之后,你就是目前将会颁发的版本。

他们自然已经想好了,也就是说现在只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了。

“这一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一部的考成方法也正在研究,都察院的监管方法也正在研究,以后朝廷的官员还有可能增加愤怒。这一点大家可以回去跟手下的官员们聊一聊。朕希望他们能够安安心心的做事,但是如果手伸的长了的话,朕也不介意杀几个人,让他们看看。太祖高皇帝当年定下的政策还没有完完全全的失效了。”